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越來越“不聽話”
家住華茂街的梁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孩子路路今年兩歲了,大家都夸他聰明可愛,可梁女士總是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聽話了,早上我急著去上班。他就給我搗亂,我這邊幫他穿上鞋了,他那邊趁你不注意就脫下……平時在家里越是不讓他做的事他偏要做,沙發套后面的拉鏈也要拉開,掏出里面的東西看看;你剛把玩具收拾到籃子里,他那邊又一股腦全倒在了地上……害得我們每天都要對他“嚴加防范”。
專家解析:
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了
留念巴學園的園長王雅琴告訴記者,隨著體格的快速發展,寶寶的身體活動能力逐漸成熟,異常渴望擴大自己的獨立活動空間,很多媽媽在這時會對寶寶的行為會加以阻攔和限制,使寶寶產生不滿情緒,自然就跟媽媽對著干了,所以“不聽話”。
王園長分析說,路路最初的“不聽話”就是這樣造成的,他只是想運動一下自己的身體,到處摸摸碰碰,通過這種運動嘗試,他能不斷地獲得感性經驗,發展運動能力,提高認知水平。如果你像監視“犯人”一樣監視寶寶,他想碰什么都被拒絕,只會激發他更強的好奇心,他一旦有機會就會再去嘗試。
嬰幼兒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
王園長指出,寶寶兩歲以后,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活動的自主性有所提高,因而什么事都想參與,但這種表現往往與家長的要求相抵觸。如果家長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他身上,他就會反抗,時間一長就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王園長分析說,路路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想嘗試周圍的世界,發現自己的能力,可媽媽總是想方設法阻止他的“破壞行為”,懲罰他的“不聽話”。這不僅會加劇寶寶的“不聽話”,嚴重時還會導致親子關系的惡化。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