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是從哪來的?”很多家長都經受過孩子這樣的“拷問”,怎樣回答才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呢?
你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
孩子經常問: “媽媽怎么生的寶寶?”有些家長隨口說,你是媽媽撿來的、是爸爸從河里撈上來的等等。這樣的回答會使孩子產生錯覺。家長可以在孩子提出問題時反問孩子,看看他們對這些事的理解,最好直接告訴孩子“你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以此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體會到與媽媽的骨肉之情和家長對他的愛。
3歲后孩子最好獨睡
孩子獨睡首先有利健康。大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較高,不利于孩子大腦發育;成人活動范圍大,攜帶的病菌多,容易把病菌傳染給孩子。
3~6歲是孩子的“俄狄浦斯期”,孩子會對父母的關系、兩性之間的問題比較敏感。孩子3歲之后最好與父母分床。但何時可以分房睡,還要依孩子的實際能力而定。家長可以為孩子布置舒適的環境,準備一些娃娃,讓他感受到安靜和溫暖。當然不必急于求成,沒有過渡,反而會使寶寶對獨睡產生恐懼。
別把女孩打扮成男孩
有的家長給男孩穿裙子,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殊不知,孩子會對自己的性別認知產生障礙,甚至造成“易性癖”。建議:
1.家長應淡化對孩子性別的期待,樹立“生男生女一樣好”的觀念。
2.要以孩子的性別,選擇對待他的方式,避免孩子形成錯誤的性別意識。
3.如果孩子出現性別意識偏差,應在幼兒第一反抗期,即三四歲時對其進行糾正、調整。
幼兒性教育的具體方法:
身體接觸的一般原則
1.家長要告訴孩子,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屬于自己的,應該被尊重;
2.可以撫觸自己的身體,但撫觸有些部位不宜當眾進行;
3.不能隨意接觸別人的身體,如果在接觸時別人表示反對,應該及時中止;
4.不可接觸別人的一些部位;
5.除了父母、親近的照看者和醫生以外,任何人不能接觸自己的隱私部位;
6.如果任何人的接觸讓你感到不舒服或“不對”,即使是親友師長,孩子都有權要求中止。
讓孩子樹立隱私感
1.人身體上有些部位比另一些部位更特殊,不宜暴露;
2.有些事不適合當眾做,但可以在衛生間或自己的臥室做;
3.男女有別,有些事情男、女要分開做;
4.隱私并不等于不好。
如何回答孩子的“怪”問題
1.孩子指著父母的生殖器官問那是什么時,該怎么說?
答: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處于無性意識狀態,你只要簡單易懂地告訴他那是什么、有什么用就可以了。
2.可不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
答:當然可以。和學齡前的孩子一起洗澡,也是一種性教育,因為通過親子共浴,你可以教給孩子很多有關人體的知識。孩子長大后,當他不想和你一起洗澡,或者開始有些抵觸時,就是停止親子共浴的時候了。
3.孩子會掀女孩的裙子,如何處理?
答:學齡前的孩子,總是對遮住的東西充滿好奇,這與色情無關。這時候,家長可以問他想知道什么,告訴他:每一個人都有一些地方不可以讓別人看,除了爸爸媽媽幫你洗澡時可以看,其他人誰都不可以。如果有人看了你的小雞雞,一定要告訴爸媽。姐姐穿著裙子就是不讓別人看的意思,你當然不能看了。
4.為什么男孩子站著尿尿,而女孩子蹲著尿尿?
答:直接告訴孩子,那是因為性器官不同。
5.為什么不可以隨便親人、抱人呢?
答:這樣做別人可能感到不舒服,別人不愿意就不要勉強他們。
6.為什么不能隨便亂摸女孩子?
答:如果人家不愿意,身體每一個地方都不能隨便摸;你的身體也一樣,你不愿意,別人就不可以摸。
下一篇:父母必知:親子交流禁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常見的四種錯誤你有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