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幼兒并不因為不會說話就不接受話語:雖然他尚無法明白語言中的微妙含義,但他能憑借對說話者的直覺聽懂語義,無論這個人用什么語言和他說話。他聽得懂各種語言,因為他懂得與他本人有關的情感關系及其周圍生命或死亡關系的語言。我想這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兒童能感悟支持生命或者遏制生命、不和諧或者和諧的關系。然而像“微笑”這個詞的音位是如何被新生兒記下來的呢?當他從子宮出來不由自主做了一個怪臉時,這個詞第一次在他耳邊被人說起。我們每個人都做這個怪臉,它對我們的親人來說起到語言的作用,因為親人這時會用一種喜悅的聲音說:“噢!多美的微笑啊!”在這之后,只要要求一下:“再笑一個”,嬰兒就會馬上重新微笑。這證明一個音位與一種內心感受交匯了。一個人在呼喚另一個人。實際上另一個人(親人)被這個人、這名新生兒激發起柔情,他的一個特殊怪臉感動了親人并讓其用“微笑”這個詞來形容其感動。
此外,所有異化的源頭也都在這里。當這個人在成人誘導下強作笑顏時,他并沒有深刻的內心感受。他應該對另一個人微笑,但不是因依賴另一個人而微笑。
我們看到一些被虐待的兒童(人們不知道這些兒童遭受虐待,反而說他們靦腆、有良好的教養),他們如此焦慮,以至于不停地微笑;這是一種僵硬的微笑,像是要討好另一個人,因為他們非常害怕這個人會在自己沒有露出高興的表情時攻擊他們。
假如這是有人故意設計的,可以說這是用來欺騙的假象。另外,我們可以把這種做法與人們所說的“商業微笑”相提并論。人們會反駁說孩子還沒有到這個年齡。然而,兒童實際上很早就能領會教人適應需求節奏的商業訓練。既然他尋求與母親和諧相處,那么他就會忍受母親為使他聽話而破壞他本人節奏的做法。一切都是從這里開始步入歧途的。
限制孩子要求的做法并不能像一種科學現象那樣進行重復。情感條件不能從一個人照搬到另外一個人身上。如果進行照搬,就會產生導致神經癥的異化現象。這是用一種需要層面的習慣運作來代替一種創造性關系。我們依賴自身的需要,一旦產生了某種重復性反應,這種反應就由此進入需要的范疇,即進入精神的死亡當中。在這時,言語的欲望被切斷、被抑制,它進入了需要的范圍。我們全部的生命就這樣被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一種欲望,它是在一種焦急等待得到滿足的過程中獲得的驚奇,它向每個人揭示了其自身不為人知的一部分,并且當他同另一個人共同發現一種建立在滿足欲望基礎上的新型關系時,它也揭示了這個人身上不為人知的一部分。是欲望把人領向愛。然而,如果一個人已經不能不為放棄滿足欲望而沮喪,這就是因為欲望已經變成了需要。我們經常看到這一點,因為人的整個生命就是這樣構成的。人因有說話的欲望而成熟,而在這之前他不會說話;從他說話開始,他就引入了說話的需要。當兒童第一次行走時,他有了對站立的新發現。這樣做了一段時間之后,站立的欲望就變成了直立的需要。
人們有理由建一些供兒童使用的社會化場所,但應該注意避免讓兩歲的兒童去適應幼兒園的節奏,這些節奏根本不是為他們設定的,甚至也不是為三歲的兒童設定的,如果他們尚未真正擁有三歲情感年齡的話。有一些兒童在兩歲時還不知道自己是誰、男孩和女孩是什么、誰是父親、誰是母親、包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內的其他近親都是誰。對一些兒童來說,三歲進幼兒園還太早。如果一名兒童不會自己起床、上床睡覺、穿衣、洗漱和吃飯(除了一些殘疾兒童所處的特殊情況),如果他一旦走出其日常生活空間就找不到家,甚至連地址也說不出來,那么他在情感年齡上尚不滿三歲。
我不是要求最大多數受過專業培訓和積極有為的成人去做兒童之間關系的中介,而是擔心人們現在把事情搞成了某種自助式教育,也就是說越來越把設備同方法混淆起來,只注重增加對托兒所的經費。當然,要提高接待能力,也要提高接待質量。將幼兒園的入學年齡提前不利于兒童的成長。我害怕現行制度總是基于解放母親、讓其少受家務束縛這種有點蠱惑人心的精神,把容器同內容混淆起來。我也害怕人們忘記真正的問題,即如何通過弘揚兒童對家庭單元依屬關系所具有的情感和社會價值,使其獲得充實而牢靠的身份,逐漸獲得個體化。使兒童過早或過快走出這個環境對他是不利的。我們要做的是通過逐級建立中繼站來延伸家庭單元,使兒童能夠永遠保持自我,并借助表情、手勢和口頭語匯變得越來越獨立,同時也使他能夠對自己感受到的所有東西產生批評意識。
同樣令人擔憂的還有新的科學主義烏托邦,它的做法是用一個電腦終端代替盧梭主義家庭教師,兒童被置于這個終端前,需要自己培養自己,用的程序當然和所有人相同。
下一篇:父母如何應對寶寶的壞情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心理病預防重于治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