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南希是一名單身母親,她跟我講述了自己頗有造詣的兒子,西奧。西奧是高一學生,一名滑雪和射擊運動員,年級生物課尖子生,還是一名獲獎的自然攝影師。而在南希眼里,他卻是一個自大又討人厭的人:
他實在太沒禮貌了。上星期,我早早起來給他做了一份很特別的早餐:巧克力餡薄餅。而他只是看看盤子,然后說:“你知道我不吃這種垃圾。”接著他從廚房柜子里拿出一塊餅干,一邊吃一邊走出去,連再見都沒有說。
不過至少他那天早上醒來了!他通常都是睡過頭的。我給他買了兩個鬧鐘,一個叫“聲爆”,鬧鈴聲大得能震動整個房子;另一個鬧鐘配有輪子,鈴響時會自動轉開,迫使你下床去關鬧鐘。但他還是不肯起床。我能怎么辦?讓他錯過第一節課嗎?我通常只能搖醒他,接著他就會沖我大喊:“滾出我的房間!”他每次這么難相處時,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說他。成長期間,我從來沒有對父母這么無禮過。
曾有一段時期,當長輩進入房間時,年輕人要起立,并且不能用姓氏來稱呼長輩,還要主動走到門前接應。我并不是懷念那段時期。我所見到的大多數家長在養育青少年期間,給予孩子的熱情和體貼都比自己過去接受到的要多。因此,我們的孩子更愛閑聊,生活更安逸,對家長也更加直接,也顯得更無禮。隨著青春期步步逼近,孩子們被迫離開父母,他們用惡劣態度、行為和面部表情來推開我們。他們說:“我討厭你!”或者“我不管你怎么想!”有時他們甚至辱罵我們。在合理范圍內,這些話雖然氣人,但卻是家長和孩子間更加開放、輕松關系的標志。孩子會覺得自己有信心,他們能承受脫離父母的痛苦,同時又不會失去父母的愛。這就讓現代父母陷入兩難:家長如何尊重青少年離開父母的想法,同時又履行
下一篇:冷靜對待極端無禮行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警惕父母的弱點被孩子學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