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大雨中的我準備改變戰(zhàn)術![教育策略是需要根據(jù)情況的改變而調整,這樣才能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對這些事事都要別人幫忙的孩子們來說,他們急需當頭一棒!
“大家好!我剛才已經(jīng)領略到大家的體力和自控能力了。我看到能在大雨中搬運行李的伙伴,也看到在屋檐下躲雨的伙伴,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都會是伙伴。很多人對于搬運行李都無動于衷,可喜可賀,你們定力很強!現(xiàn)在自我介紹一下。我是蘭海,從現(xiàn)在開始,一切行動聽指揮!”
往常首次見面,我是不會如此尖銳地把自己展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的。但,現(xiàn)在的他們需要這樣的規(guī)則。
“我是常松,你們自由活動的范圍是這棟樓。晚上9點30分必須熄燈睡覺,早上7點30分起床,在睡覺時間之后與起床時間之前,不能讓我在任何一個地方看見你們,宿舍衛(wèi)生我將隨時抽查!”
常松用十分鐘時間完成了本該明天才宣布的要求,因為過往每次的第一天是讓孩子們徹底放松的日子,放松下的弱點和優(yōu)點都很容易被觀察清楚,可剛才發(fā)生的事情讓我們不得不加快了原有節(jié)奏。
懶懶散散的孩子們被我們嚴肅的要求和規(guī)則震住了,但依然有孩子臉上掛著不屑一顧的神情。[行為上懶散的孩子需要一個嚴格的規(guī)則要求才能慢慢有所改進。]
“我先問個問題,深圳孩子有多少人帶手機入營了?”[通過孩子們的設備和穿著習慣可以分析家庭情況和父母的關注點。]
一只只小手伸出來,臉上還挺得意。
我一數(shù),好家伙,20個人中只有兩個人沒帶。
“那么,北京孩子有多少帶手機入營了?”
安靜一片,沒有小手伸出來。
“你看,他們沒有手機,真土!”深圳孩子開始交頭接耳,“是啊,還是從北京來的呢!以后我才不把手機借給他們用。”
大廳里又開始嗡嗡一片,我故意留足了時間給他們嗡鳴,以觀察各自的反應。[了解孩子對某件事的反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他們。]
“現(xiàn)在通知第一條營地規(guī)定:盡量不要用手機。特別是在集體活動的時候,禁止攜帶手機!這是規(guī)定,每個人都要遵守。”
晚飯過后的活動時間,我沒有安排任何內容,只為了觀察這兩地的孩子們在自由狀態(tài)下會選擇互相交談還是各行其是。[孩子在自由狀態(tài)下的行為需要重點觀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他們對自由時間的掌握以及社交方式。]我們故意將各自房門打開,以便能聽到外面的動靜,而小白則獨自關上房門準備工作,他要把明天活動的全部內容再仔細核查一遍。兩年的默契合作下來,我和常松都非常熟知他的工作習慣了。
遺憾的是,雖然雙方孩子們都在各行其是,可情境大相徑庭。
后來了解到,當時北京孩子們忙著整理自己的房間,收拾行李,查看第二天日程安排,動作快的孩子完事后則在一邊安靜休息。可深圳的孩子則滿世界到處都在呼喊我的名字。
“蘭海,我的行李箱打不開了!”
“蘭海,我的筆不見了。”
“蘭海……”
雖然對孩子各種習慣已經(jīng)司空見慣,但看到全身上下只有“嘴巴”擁有工作能力,到處叫人幫忙的孩子,我外表再和藹鎮(zhèn)定,內心也難免有些許憤怒。
“蘭海,誰都有第一次,體驗第一次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痛苦的,我們原來不是也一樣嗎?”章魚,真是個貼心女孩,輕聲走到我身后。
鬧劇剛結束,另一幕詼諧劇在晚上9點準時上演。
行為的傳染結果是整個二樓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深圳孩子一個個掏出手機。我本以為這會促使北京孩子想家而不適應,可轉頭看向那幾個小子,發(fā)現(xiàn)他們倒挺自在。
我還沒有調整到合適的嗓音開始爆發(fā),二樓另一顆小炸彈卻先引爆了。
“嗚嗚嗚,我想你們!我要回家啊!”我順著聲音開始尋找這個小炸彈,身后還緊跟了幾個一心看熱鬧的小家伙。
是不是之前那個靦腆男孩?我一面猜測,一面尋找聲音來源。
推門進去,一個身高1米60左右的男孩正在號啕大哭,一邊拿著手機,一邊用手捶著枕頭:“我要回去,不想待這兒了,我就是想你們!”
嗚咽聲中,我很難完整地聽出他的言語,但他想家——這是顯而易見的。
我把其他孩子趕到門外去,獨靠在門邊耐心地等待著他結束電話。好家伙,足足30分鐘![孩子的隱私需要保護,單獨的談話不僅是尊重孩子的隱私,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氛圍。]
“一名,你在和誰打電話呢?”我微笑著敲門。
我看著這個十二歲的男孩,白皙的面容,稚氣仍掛在臉上,除了普通話有一點廣東腔以外,長得不怎么像廣東人。
“我,我在和我媽打電話呢!”他嗚咽得身體顫抖起來。
我靠近他,拿出紙巾放在他手里,說道:“我們不哭了,你看,我都沒法聽清楚你說什么了。”
“嗯。”他開始抽搐,“我剛給我媽打電話,嗚嗚。”
“別哭了,一會兒哭丑了。”我以平日罕見的溫柔拍著他的后背,沒有絲毫責備的意思。[語言和肢體動作的配合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我們想要傳遞的信息]
“我就是想我媽了……”孩子繼續(xù)嗚咽不止。
看來這一時是不能讓他從媽媽的語音環(huán)境中脫離出來了,我決定直接和他媽媽先溝通,了解一下這孩子的情況。出于禮貌和尊重,我問他:“我能和你媽媽通個電話嗎?寢室同學都要回來了,到睡覺的時間了哦!”
安頓完了一名后,我走出門,遇見豪豪,原來他與一名同寢室。我還沒開口說點什么,豪豪就朝我一笑,徑直走到一名身旁坐下,把手放在一名肩上,開始安慰他。作為留守兒童的新代表豪豪同樣經(jīng)歷過和父母分離,也許他能更明白一名的傷感吧!
把外面的“戰(zhàn)場”交給了常松后,我回到房間,從資料中查到了一名媽媽的電話號碼。
“您好,請問您是一名媽媽嗎?”
“我是,您好!”聲音溫柔地從電話那邊飄了過來。
“您好,我是蘭海。”
“您好,一名在那邊給你們添麻煩了。”
“還好,我剛才聽見他給您電話,他哭了很久、很傷心。”
“是啊,他就是這樣,總想我們。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您說這個男孩子這么大了,怎么還這樣呢?”媽媽無奈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我就想和您溝通一下情況,希望能利用這次活動讓他有所改進。”
“哎呀,那就太感謝您了。”
“所以,我需要您配合,我可能明天會暫時沒收他的手機,讓他不能和您聯(lián)系。如果您有問題,可以隨時撥打我的電話。可以嗎?”
“好,不過萬一他又哭了,怎么辦?”媽媽有些擔憂。[父母會擔心孩子“哭”。其實,哭是一種情緒表達的方式,除了表示傷心還有其他的含義。比如一名,他每次的哭都讓自己受益了。所以,這種讓自己受益的行為是會持續(xù)的,而現(xiàn)在需要讓他知道“哭”是不能讓自己受益的,就能有效地制止他的“哭”了。]
“我們先試一次吧!大男孩如果總這樣,對他以后可不好。”
剛掛完一名媽媽的電話,還沒來得及緩口氣,電話又響了。
“你就是夏令營的老師嗎?”對方語氣很生硬。
“您好,我是蘭海,請問您是?”
“我是一個學生的媽媽,是誰你就不用問了!”
“有什么可以幫助的嗎?”
“我很不滿意你們!第一,為什么下雨了,還讓孩子去搬行李?你們老師就不能幫著拿嗎?第二,為什么晚上9點半以后就不讓孩子們接電話?我們有事找孩子也不行嗎?如果你們還這樣的話,我明天就準備把孩子接走。”
語速飛快,還好不是當面,就這我都能想象到唾沫橫飛的情景了。“首先,我代表這次營地老師歡迎您的孩子參與其中。對您剛才所提的問題,我認為是這樣的:無論天氣如何,行李是孩子自己所帶所用的,所以應由他們自己負責拿取。如果行李太重,我們老師才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千萬不能替孩子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解決他們的問題,但是主體也仍然是孩子自己。]至于晚上9點半之后不許接聽電話,是為了保證孩子們的休息,睡眠不夠會對孩子們產(chǎn)生影響,如果往后您實在有事找孩子,可以隨時撥打我的電話。”
雖然我是出言有章,但對方仍然出言不遜:“算你說得有理!那如果我孩子出了任何問題,你們都要負全部責任!”
嘭!電話狠狠地被對方掛了!
從房間里走出來,走廊的安靜讓我有些不適應。抬頭一看,墻上掛鐘正好顯示21點30分。不由暗喜,看來這些孩子們對嚴格的要求已經(jīng)開始適應了。
我獨自去了海邊。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太多,讓我一時無法平靜。
海潮的聲音很渾厚,隨著浪潮的起伏,許多過往的事情在我的腦海中閃現(xiàn),我忽然覺得孩子們太不容易了。
我相信天下所有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到底該怎樣愛孩子?孩子到底需要什么?這個問題是每個父母都需要思考的。
溫飽,是人最低的生存要求,作為父母都能夠滿足孩子。但人生是個漫長的過程,無論你有多么優(yōu)秀,路途之中也會遇到無數(shù)不可預見的困難。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一顆面對挫折的堅定之心。
可這堅定之心絕不是一夜之間變成的,而是在不斷地敲擊打磨中歷練出來的,這需要時間。如果我們童年時能遇到這樣的打磨機會,那會是件珍貴的禮物,我希望這份禮物是父母送給孩子的。
一名的媽媽是極度疼愛孩子的,她內心中明白孩子需要堅定的心,但卻不能親自送出這份禮物。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想鍛煉孩子,但他們自己卻經(jīng)受不了這種鍛煉的考驗。
時間流逝,等孩子長大后暴露出自己的各種弱點,所有人都會指責這個孩子,但是作為成人,作為這些孩子們人生路上的引導者和陪伴者,我們應承擔怎樣的責任呢?
我們到底還應該給予孩子們什么?
機會!
愛,就是給予孩子機會——認識世界、體會人生、成功失敗、開心痛苦、寂寞孤獨、團結合作的機會!
希望這一次,我們能夠帶給這些孩子們各種機會!
下一篇:先有快樂的媽媽,孩子才快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就餐方式&環(huán)境影響寶寶心理發(fā)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