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貝貝1歲半了,開飯了,媽媽拿起勺子喂貝貝吃飯,貝貝搖搖頭,嘴里哼哼著,手指指著媽媽手上的飯勺說:“要!要!”媽媽知道貝貝想自己吃飯,可是馬上就要出門了,媽媽趕時間,就把貝貝舉著的手放下去,說:“媽媽趕時間,媽媽喂,寶寶乖啊!”貝貝還憋著勁,小臉鼓鼓的,一個勁兒的別過臉,不讓媽媽喂,盯著媽媽的手上的勺哼唧。媽媽一看表,趕緊啦,掰過貝貝的小臉,結結實實喂了幾大口。一小碗總算都按下去。媽媽舒了口氣,趕緊給貝貝抹抹嘴,進廚房洗碗去了。圓圓媽媽經常會為了趕時間,幫圓圓穿鞋,圓圓都4歲了,是幼兒園唯一不會穿鞋的小朋友;晶晶媽媽會為了怕晶晶弄臟衣服,不讓晶晶和別的小朋友在花園里玩兒,說是怕晶晶摔跤……
無微不至的照顧是為了省事
隱藏的是媽媽的“私心”
貝貝媽媽沒有意識到,其實,很多時候,她在照顧貝貝的過程中,是在減輕自己的負擔,減輕自己的焦慮。媽媽有時間了,可能會多給寶寶一點耐心,媽媽沒有時間,那寶寶只好生活在“無微不至”的照顧中。
這些媽媽在照顧的光環下,掩蓋著這樣的一層意思:我要趕時間,我得讓孩子趕緊吃完;我要出門了,得幫他穿好鞋,不然耽誤了我的事情;我得讓他待在家里,不然我又有一大堆的衣服要洗。凡此種種,媽媽考慮問題的出發點都是自己。從實質上來說,其實她們愛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多幫孩子做一些,多照顧孩子一點,意味著她們可以減少很多的麻煩。
照顧是懶惰的愛
沒有把孩子看做獨立的個體
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根本上都是在考慮自己的問題,并沒有從寶寶是否適合寶寶發展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所以,她們雖然給予了寶寶無微不至的照顧,但這個照顧是她們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寶寶的需求,所以,她們并不是真的愛寶寶,而是在愛著寶寶,照顧寶寶的名義下愛自己。這是一種顛倒的愛,是一種最為懶惰的愛,也是最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愛。
這樣的媽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照顧寶寶好像是要完成任務。所以,她們才會認為幫孩子做的多,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在她們眼里,孩子就是個大麻煩,孩子就是所有問題的根源,孩子的出現意味著問題的出現。而照顧好孩子,讓孩子吃好穿暖就是她們唯一的目標,她們生活在這種自己營造的母愛氛圍中,自我陶醉,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感受和發展需要。
懶惰的愛會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在這樣的“無微不至的照顧”中,寶寶沒有學會愛,他看到的媽媽是一個只愛自己的人。寶寶成長的能量在媽媽的照顧中會一點點消褪。而且,媽媽的照顧只是在剝奪寶寶自由探索的權利。圓圓想自己穿鞋,也是漸漸有了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之后的一種表現。晶晶跟小伙伴一起玩兒,雖然會有弄臟衣服的風險,但是她可以去學習和小伙伴相處,學習分享、學習如何處理伙伴沖突、甚至在地上爬著玩兒也是她身體發展感統平衡的需要,可是這一切的需要都被媽媽在有意和無意中忽略了。
有心才有真正的愛
孩子需要的是媽媽溫暖的關懷而不是冷冰冰的照顧,關懷意味著分享,意味著接納,意味著媽媽和孩子關系的平等。一個真正愛孩子的媽媽不會用照顧去物化愛,不會用自己的想法去限制孩子的發展,代替孩子的感受,她會從孩子的需求出發,從孩子的心靈和成長出發,給他應有的尊重,允許他,等待他,陪伴他,與他同在……有心才有愛。
下一篇:看卡通助寶寶改變暴脾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