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許多爸媽會發現,寶寶會對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種游戲樂此不疲,重復一次又一次。真是令人納悶,寶寶怎么了?不會有心理問題吧?讓幼兒心理專家來揭開這一重復行為后面的秘密。
關于幼兒重復行為,爸爸媽媽想要問
我家沖沖1歲半了,特別活潑聰明,學什么都快,可是最近發現他有個挺古怪的行為——— 家里給他買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碟片,我估計他看了都快有30遍了,每天晚上還要纏著我們給他放,我看不出還有什么新的東西可以看的,這種情況是該給他看還是換其它的呢?
——— 有點困惑的沖沖媽媽
孩子大了,爸爸的陪伴要增加,我每晚給兒子講故事,猜謎語。小家伙倒是很喜歡玩猜謎的,有些謎語其實以前都告訴他答案,他還會問。有時我太累,就隨便說個答案,他就洋洋得意地告訴我答案,明天又來問同一個問題,是不是患有強迫癥啊?
——— 不太滿意的小偉爸爸
關于重復行為,寶寶的真實心理
沖沖:《喜羊羊和灰太狼》好好看!媽媽問我為什么一模一樣的故事要反復看,我不覺得一模一樣啊!每次我都能看到不同的東西!上次我覺得灰太狼頭上的帽子好有趣!上上次我好好研究了喜羊羊說話時的可愛樣子……今天我要再看一遍,因為我好像能記住喜羊羊什么時候打仗,什么時候造坦克飛機!我要確認一下!
小偉:我最喜歡和爸爸一起猜謎語了,爸爸問我,我答出來,好開心!我問爸爸,爸爸答不出來,我告訴他答案,我更高興!爸爸說我驕傲,可是我不是驕傲啊!每次我能響亮地說出答案時,就像能自己把小手洗干凈一樣,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能干啊!幼兒重復行為背后的奧秘
看到這里,爸爸媽媽會發現在我們眼中顯得毫無意義的寶寶的“重復”行為,其實都有各種各樣切實的理由。家長應該允許寶寶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同時利用寶寶的興趣,適當地提高學習難度,這是事半功倍的教育方法。
成長學習的需要
寶寶要逐漸建立自己的“智商”,就要有一個形成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他們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是不一樣的。反復看同一個動畫片能幫助寶寶記住越來越多的信息,而同一個故事聽過多次之后,寶寶就更有能力開始復述這個故事了。可見我們認為“沒意思”的重復對寶寶來說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體會。
自信感受的需要
自信的感覺并不是寶寶出生后就馬上具有的,而是在大人日積月累的欣賞、表揚、鼓勵中慢慢形成的,其實隨著寶寶的成長,他自我贊賞、自我鼓勵的能力也在慢慢形成:在寶寶的嬰幼兒期(3歲之前),其實很難有成人所謂的“成就感”,他們的“成就感”大多來自每次完成那種“簡簡單單”的行為(猜早已知道答案的謎語、做早已熟悉的游戲)之后,心中因為感覺像完成一項重大任務而產生的自豪和滿意之情。寶寶們從中獲得了我們難以想象的樂趣和滿足。
尋求愛的需要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需要長輩的愛和關懷,有足夠愛的“儲備”的寶寶能夠勇敢地去探索外界世界,當寶寶在生活中面對挫折,比如生病、覺得自卑、失去心愛的東西、努力失敗、和小伙伴鬧別扭,往往會變得特別需要長輩的關心,有時會有一種“越活越小”的感覺。爸爸媽媽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幫助寶寶度過成長中的關鍵時刻!
異常“重復”如何排除?
那么如何知道寶寶的重復行為是正常還是異常呢?下面有些簡單的區別方式,父母們可以對照自家寶寶做初步的排除:
強迫癥:1.有強迫癥家族史;2.重復行為主要為——— 反復洗手、排序、檢查、按幾何圖案的強迫性行走等;3.重復行為顯得毫無意義;4.重復行為非常僵化,缺乏變化,很難被改變。
自閉癥:1.缺乏與人交流的能力:比如沒有與人眼對眼的凝視、沒有與人溝通的手勢(如打招呼、再見等);2.不能主動與別人分享喜悅、興趣或成功(比如不能向別人展現、拿出或指出感興趣的東西);3.言語發展比同齡人明顯落后,或者不能主動開始或維持與其他人談話,或者刻板或重復地使用語言等;4.重復行為非常刻板,并且內容不正常;明顯頑固地堅持毫無意義的習慣或儀式;持久專注于物體的部分或整體。
如果覺得不能完全排除以上兩種疾病,建議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進一步的排除。
(時輯)
下一篇:孩子說臟話到底該如何處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如何應對寶寶的“反抗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