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疊好的衣服他硬要弄亂,要他不碰開水壺他偏要碰,把貴重的液晶電視反復地開關。一歲半的孩子做壞事就像是玩游戲,你罵他,他咧嘴一笑,你阻止他,他硬來,你不滿足他的無理要求,他賴地打滾,甚至拿頭撞墻。家長頭疼不已:“這么叛逆怎么管?”兒童心理專家卻認為,所謂的“叛逆”,其實是小孩希望獨立的行為表達,正好表示“這孩子心理發展水平正常”。專家建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該多鼓勵他們獨立的要求,允許他們嘗試新事物,而不是百般阻撓?!叭绻阌谐浞值睦碛?,認為這件事他絕對不能做,那么一開始就必須斬釘截鐵地say no,讓孩子無計可施,否則,你只要遷就了孩子一次的無理要求,他就會得寸進尺,越來越不講道理”。
一歲半小孩為啥喜歡“對著干”
有了孩子,煩惱便一宗接著一宗。真正屬于大難題的,始于小孩有了獨立自主的意愿,故一歲半的小孩就開始和家長“對峙”。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教育心理學博士馮夏婷說,一歲半的孩子已經具備基本的獨立活動的能力,他們很想脫離父母的懷抱,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做??墒且驗楹⒆拥幕顒幽芰Σ?,過分擔心的父母不愿放手,孩子愿望得不到滿足,就表現出反抗、叛逆,這和大人不愿受束縛如出一轍,是可以理解的,當然也是正常的。
不過,如果處理不當,學習能力極強的孩子也可能從中學會錯誤的行為方式。比如他提出了無理要求,你要是立場不堅定,反對不成而屈服于他的哭鬧,他就會知道這種方法很管用,進而一再使用這種方法,并且逐步升級,從哭鬧,扔東西,賴地,撞頭,再到跳樓。如果你中途投降,就意味著從此喪失了教育的主動權。
該say no的必須“斬釘截鐵”
馮夏婷說,與其反反復復,做“說話不算數”的壞榜樣,不如一開始就慎重行事,有充分理由才說“不”。小孩的叛逆,也有被父母拒絕太多的因素在內。“要吃炸雞?不可以!要買玩具?不可以!什么愿望都不能滿足,怎么可能不難過?就連大人都不能忍受拒絕,又憑什么如此苛刻地要求孩子?”
專家認為,給小孩立規矩要盡可能少,且不宜用很兇的方式。好比“不收好玩具就不給吃飯”和“玩具丟了一地,我們一起來收拾好嗎”,后者更讓人樂于接受。更重要的是,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就不要完全拒絕。炸雞可以少吃一點,玩具一個月買一件也行。但對摸開水瓶、玩刀這類極其危險的要求,家長必須斬釘截鐵地拒絕,完全沒有回旋余地。從你的態度,孩子會明白“能做”和“不能做”的界限在哪里,并學會遵守規則。
在他“心平氣和”時講道理
發脾氣的時候是聽不進道理的,孩子也不例外。即使你再和顏悅色,溫言細語,他要是正在氣頭上,就別指望你說的道理能起效。馮夏婷博士說,跟孩子講道理也要選時機。“在哭鬧的時候可以安慰他,在心平氣和的時候才能說服他”。
以要不要吃餅干為例,媽媽可以說:“你那樣哭多不好,要是想吃,說說你的理由?!憋埱俺燥灨捎绊懶『⒌奈缚冢敲达埡蟪孕胁恍??如果離吃飯還有一段時間,不妨和孩子商量:“現在只吃一片,等晚一點再吃一片好嗎?”寶貝想玩別人的玩具,搶是絕對不允許的,但可以讓他問別人:“你是不是不玩?能不能借我玩一下呢?”用這些方法,家長既可以順利達到教育的目標,寶貝也會變成講道理的孩子。
■提醒
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
很多時候,爸爸說不,媽媽說好,兩個人態度不一致,小孩的壞脾氣越發滋長。對此,馮夏婷博士認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表現出來的應該是一致的意見。即使兩人意見有分歧,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拆對方的臺?!坝惺裁丛捒梢运较吕镎f。但當著孩子的面,決不能互相抱怨”。
如果爸爸很嚴厲,媽媽在配合的同時,還可以適當協調,給爸爸留一個“臺階”。比如說:“爸爸這次就讓寶寶一次吧,但絕不可以有第二次?!庇直热纾骸鞍职脂F在不同意,待會再跟他說好嗎?”爸爸可以順勢緩和一下態度,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教育。
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導
受訪專家: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教育心理學博士 馮夏婷
下一篇:避免寶寶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違背孩子天性無異心理虐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