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筆者在現實中發現一些全職媽媽脾氣較大,在街頭對寶寶怒聲呵斥成了常見一幕。這樣對寶寶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全職媽媽在有了寶寶之后,要一個人照顧寶寶的吃喝拉撒,每天面對和應付寶寶的各種要求,久之有力不從心之感,情緒就開始難控制。
我們應認識到,脾氣大首先對媽媽自己的心肺和肝功能不利,其次對寶寶的健康成長也不利,母愛對寶寶良好個性的培養和形成有著重要意義。寶寶會因為媽媽的脾氣而感到驚恐、壓抑,易導致身心發展遲緩,情緒反應遲鈍,人際關系易發生障礙,且個性易退縮,或脾氣急躁、任性、好哭,長大后應付壓力的能力變弱,甚至在生活上也會變得易挑食,偏食、睡眠不安等。
所以,好媽媽應時刻關注自身的精神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善的情緒。
1、在寶寶3歲左右時恢復工作。一邊工作一邊照料寶寶雖然辛苦,但至少滿足了一份事業心和成就感,滿足與社會交往的需要,如果一時不能工作,也要去充電,為以后工作做準備。
2、每次和寶寶相處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自己的情緒上,即覺察自己的情緒,影響自己的心情,引導自己的行為,而不是總盯在寶寶身上,只有把自己的精神培養起來,寶寶的行為自然會進入軌道。
3、跟外界保持聯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人容易有惰性,在家里天天圍著寶寶轉,空間狹窄,干不完的活,容易讓人精神懈怠,所以要跟親戚朋友保持聯系,有適當的社交活動,比如聽音樂會,看電影或逛書店,或者和愛人一起品茶聊天,暫時把寶寶放在一邊。(王強)
下一篇:被父母溺愛的孩子說話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帶孩子出門讓他多社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