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已經一歲六個月了。最近一段時間,正在訓練他撒尿前要告訴大人。開始寶寶也能聽懂而且也照做,可是后來有時候就忘記了。姥姥為了加深記憶就對著寶寶尿濕的地方問寶寶:“你看這是誰拉的尿尿,是不是可可?”幾次以后我們大人無論哪個問這是誰做的,寶寶一律不說是自己,就賴別人,除了吃東西以外。為這我們暈都暈死了,不知道該怎么辦。 小孩子這么小怎么就學會撒謊了,請教一下大家,幫給點意見,怎么才能糾正寶寶的撒謊行為啊?謝謝了!
答 孩子的入廁訓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傳統上習慣于從孩子出生起就把孩子,孩子被把成功了,家長就會特別有成就感。其實排便對孩子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情,肛門括約肌能力的發展與人類其他方面的發展是一樣的,如果排便訓練不當,過早或過嚴,都會給孩子性格的形成帶來影響。在兒童期,如果孩子在不該出現撒謊的時期出現了撒謊,那說明孩子的成長環境有了問題。孩子的撒謊是為了保護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成人就得反思自己是哪些行為和做法逼得孩子要用撒謊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自我保護。如案例中的情況,寶寶才一歲半,括約肌發育還沒有達到能夠控制大小便的程度,這時成人用語言的方式給孩子進行排便訓練,處于順從期的孩子只能順從,他無法告訴成人他現在的狀態。當達不到成人的要求,或在成人要求失敗后,成人會對孩子有不好的表示,也讓孩子感覺到了自己的失敗,于是孩子會感覺到自己不是媽媽的好孩子。在他的心理上,如果不能愉悅成人,就會造成自卑;或者使孩子違反自然的規律,把精力和心智用在了控制自己的排便以達到成人的要求上,從而造成了將來在心理方面的感受問題。
所以案例中孩子的撒謊其實不是撒謊,而是孩子無法抗爭自己自身的自然發展規律而造成的。關于撒謊的問題,孩子如果感覺到自己做了錯事,會受到令自己受到傷害或不愉快的待遇,他就會用撒謊來保護自己。一歲六個月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智商比較高,一方面是孩子生活的環境境遇比較差,引起了精神感受方面的不愉悅。
溫馨提醒
在排便的問題上面,家長不必拔苗助長。在這個世界上,就連智障的孩子大多數也會排便,沒有一個人長到成年了還不會大小便。所以不必過早地對孩子進行排便訓練。
當孩子出現某種家長不理解的狀態時,家長不要先給孩子扣一頂帽子,應該抱著科學的態度先去查閱相關的資料,起碼要搞清楚是自己錯了還是孩子錯了,否則自己錯誤的認識會給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帶來發展中的損傷。
任何一個養育者都必須先了解被養育者,才能對被養育者實行養育。所以,做父母的要先學習養育孩子的基本常識,才能決定按照什么樣的方式去改造孩子。否則,最好順其自然,不要對孩子進行太多的干涉。
下一篇:寶寶語遲現象要引起重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手勢多 詞匯能力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