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一歲十個月了,每天沒事就抱著、拉著那床天熱后剛拆洗的被單在地上拖,再放在口里咬。總之,任何時候,只要想起就會把這張被單抱起,然后往口里塞。我知道這是他的依戀物,但把地下拖著的東西放口里,是不是不合適呀?有沒有必要糾正他?
答 孩子一歲十個月,這樣依戀小被子可能是工作引領不夠造成的,所以給孩子營造可持續工作的環境和學會引領孩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溫馨提醒
改造室內環境,為孩子專門開辟一塊可供工作的場地,買一些放物品的架子,準備一些這么大孩子需要的工作材料。可參考孫瑞雪老師的《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為孩子準備適當的工作材料。
可以把小被子折疊一下或者剪小做成一個小被子,這樣就不易拖在地上。
這么大的孩子,只要是他做的就是他需要的,在沒找到原因之前,盡量不要隨便干涉孩子,問題解決了,孩子慢慢就會將注意力轉到其他物體上去,這樣孩子可能就不再用咬被子來安撫自己了。
女兒已經快兩歲了,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孩子晚上睡覺時需要一塊絨布。孩子對毛茸茸的、觸感特別的東西一直都挺感興趣。有一次姥姥看她喜歡這塊絨布,就給她玩,后來晚上也給她玩。再后來,發現她晚上有了這個小絨布就會格外地平靜,入睡快。于是,這塊絨布就成了安慰物,晚上睡覺必須擁有,白天發現了也會要,偶爾在玩的空隙中也會向我們要,說:布。拿到這塊小布,她的表情很特別,是吮吸和平靜的表情,似乎是受了委屈找到了安慰的港灣。
關于這個問題也問過許多人,有人說,要改過來。有人說,不需要,長大就慢慢好了。還好,白天外出的時候,給她養成習慣不能帶。那以后上了幼兒園怎么辦呢?我很困惑。
答 看案例中的情況孩子應該是很正常的依戀。在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過程中會偏好一些特殊事物,這是人的特質,所有人都會有自己的愛好。由于兒童處于對世界認識的早期,對物品種類認識不夠,為了對生存有利,他們會先抓住一件喜歡的物品作為收獲,很快這件物品被組合進了他們的生命秩序中。在沒有能力很快建立起多個適合于環境的秩序時,他們會固守先建構好的那一個。這是孩子發展的必然現象,所以不用改。
案例中的孩子對絨布的依戀來自于探索的發現,不是由情緒產生的。而且孩子在工作之余才想起絨布,這并不影響孩子的工作,不用當壞習慣去改。上幼兒園時有這個安慰物,孩子就會減少焦慮有什么不好呢?隨著孩子對周圍人和事探索范圍的增加,喜歡的物品多起來,孩子就會轉而依戀小朋友或更多事物。相信人是一種喜新厭舊的動物,相信孩子就是相信人。但話又說回來,孩子就是一輩子都依戀絨布,這種依戀沒有損壞到自己和別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溫馨提醒
不要拿這件事開孩子的玩笑,這會造成孩子不自然的壓力。
不要強行剝奪孩子的喜好,作為一個人在不給別人帶來麻煩的情況下,他有權選擇自己的喜好。
幫助孩子做通其他成人的工作,使他們在這個問題上不要干涉孩子。
下一篇:父母不要做寶寶的壞榜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鬧情緒家長該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