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的兒子渡渡已經兩歲了,小家伙能說會道,講起故事來有板有眼。撇開遺傳因素不談,我這個當媽媽的覺得早期介入堅持訓練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
渡渡出生后,我這個新手媽媽滿腔喜悅,天天和小家伙說個不停,根本不管他聽得懂聽不懂(竊以為:這樣做至少讓他覺得我很愛他)。過了幾個月后,本來懵懵懂懂的小家伙開始對我的話有了反應。比如我說空調,他就會去找空調,找到了就興奮得咿咿呀呀叫。用這種重復再重復的“唐僧式教育法”,渡渡九個月的時候學會了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婆(外公接觸渡渡的時候比較少,所以不會叫外公,只好對不起外公一下了)。
秉承在興趣中學習的宗旨,我們經常帶著渡渡出門玩。大概唐僧確實是無敵的,“自問自答”式教育出了成果,一開始都是我這個當媽媽的玩自問自答:這是什么呀?這是大樹!慢慢的,渡渡開始和我玩搶答,我話音一落,渡渡就搶著大聲回答,雖然只是說一個字兩個字,也讓我興奮不已。
怎樣才能讓渡渡把詞語連接成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呢?巧克力幫了我的大忙!一歲多的渡渡偶爾吃了一次巧克力,一下子就對這種食品一往情深,只要看到類似的包裝就激動不已。“居心叵測”的媽媽手拿巧克力就問渡渡:想吃嗎?渡渡興奮得直點頭。我“誘騙”小家伙:說糖糖甜甜就給你。小家伙把小臉兒都憋紅了總算憋出了四個字。過幾天,我繼續“誘騙”:說剝糖糖甜甜,媽媽就給寶寶剝糖紙。這樣,小家伙學會了動詞加名詞。如此這般,從“糖糖甜甜”到“剝糖糖甜甜”再到“媽媽剝糖糖甜甜”然后是“媽媽剝巧克力”“寶寶想吃巧克力,媽媽剝”,渡渡學會了把詞匯串聯成簡單的句子。
渡渡能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了,我買來了幼兒書籍,給他講故事。為了他好理解,我把故事大大簡化,盡量把壓縮后的內容與圖片相關聯,抱著渡渡,一邊講一邊把書上相應的人物或者動物指出來。慢慢的,我開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故意停頓,然后問渡渡問題(問題由淺入深,越問越復雜),小家伙很喜歡提問時間,每次答對了都很興奮。過了一段時間后,我不再提問了,而是讓他玩“填空游戲”,故事中的“缺項”越來越多,渡渡獨立講故事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強。
兩歲的渡渡用實際行動推翻了男孩子開口比較晚的理論,一只能說會道的小鸚鵡橫空出世啦!
下一篇:正確看待兩歲孩子的占有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周歲的寶寶愛吃手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