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專家云:三歲左右開始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如今我是當(dāng)真領(lǐng)教了。我家小子再不是從前那個唯我馬首是瞻的小乖乖,完全變成一個專門跟我唱反調(diào)、打擂臺、別苗頭的專業(yè)戶了。
歸納起來,小子的反叛行徑大致可分兩類:其一,讓我做的我偏不做;其二,不讓我做的我偏要做。
從美好的清晨開始,母子一天的殘酷斗法就正式上演了:
起床——不起?
母:不起拉倒,等會兒沒你飯吃我可不管。(冷著他)
子:不行,我起。(母贏)
穿衣——媽媽幫我穿。
母:看在怕你著涼的份兒上,再幫你穿一天,下回可要自己穿。(忍)
子:好。(和局)
洗臉——不洗?
母:我數(shù)三個數(shù),1、2、3,過來。(逗)
子:one、two、three,過來嘍。(母贏)
喝水——不喝?
母:小貓過來喝了,你快來。(誘)
子:我也喝。(母贏)
——不吃?
母:不吃省了。(淡著他)
子:那我過會兒餓了怎么辦吶?還是吃吧。(變節(jié))
……
嘻嘻,短兵相接智者勝,“惡母”是我的致勝法寶。這首先得益于我一人帶孩子的家教環(huán)境,倘若婆母或家母有一人在場,偏巧二老再有個孩子必須哄著來的想法,那我非得被她們用慈祥的目光狠狠地剜幾眼,然后再苦口婆心地教訓(xùn)一頓不可。哪里還有我以智取勝的余地?
其次,我要感謝相公的鼎力支持。育兒大計當(dāng)前,老公充分放權(quán),與我結(jié)成堅實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目標(biāo)一致,態(tài)度堅決——袖手旁觀。絕不輕扮紅臉白臉,令小子有機可乘,有空可鉆。除非我的八卦蓮花掌擊中兒子,他才出場對愛子策反招安。
打?莫非你信奉“棒下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非也。但我堅信“嚴(yán)是愛,松是害”。有人立刻反駁,孩子尚小,何苦來?其實不然。俗話說,三歲看大,育兒理論也提出,成人的性格大部分形成于三歲前,三歲后應(yīng)尊重孩子的獨特個性。嘿嘿,別聽我說得頭頭是道,其實我在為自己脾氣暴躁開脫咧。其間的分寸把握,我還火候不到啊!人無完人,家長自身的性格弱點恐怕是每個家庭不得不面對的育兒瓶頸。幸好鄙人擅用一分為二法收拾殘局,不是說“禍兮福所倚”么?我先為道歉——諒解這一文明禮貌以身作則地身教一回,然后在他最脆弱的時刻諄諄教誨一番,如打人是我錯,但起因還是你不對,云云,以重建母子的信任關(guān)系。不過話又說回來,壞事終究是壞事,老公承諾,兒子三歲后由他管教(他欲坐享其成),以實現(xiàn)他嚴(yán)父慈母的家庭理想,他可是舍不得打孩子的哈。
鋪墊了這些,大家該相信“起床晚不給飯”、“不吃也不管”,不僅是威脅而已吧。動一回真格的,小子就識趣了。慈母們不必?fù)?dān)心餓一頓就會造成兒童營養(yǎng)不良,讓他揪住小辮子才真正是后患無窮呢。大不了掐算好時間給他搭個臺階下,讓他食物吃在嘴里,教訓(xùn)記在心頭——下不為例,咱仍舊是小兒心中的慈母耶!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快樂成長,一起來制造幽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幫助孩子遠(yuǎn)離兒童恐懼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