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人稱母親的子宮是胎兒的“溫室”,胎兒的“宮殿”,這是不錯的,但現在發現它并不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從受精卵種植于子宮內膜起始至分娩為止的280天中,這個胎兒的“天堂”同樣經受著諸多有害物質的侵襲,而這一切很可能決定胎兒及其日后一生的命運。
乳癌始于胎兒
近時一些學者大膽提出一種假設:乳癌的發生起始于胎兒時期,認為一個女性的乳房會不會產生癌變,與她在母親子宮內時是否接觸有害物質是有密切關聯的。
很久前就已發現,孕婦的子宮部位若接觸放射線劑量過大,以后產下的小孩患白血病和其他腫瘤的機會就明顯增多。
現發現生活在子宮中的胎兒接觸到較高濃度的雌激素,便有可能使其日后發生乳癌。
一些學者將孕期嚴重嘔吐和肥胖,作為孕期高雌激素的指征,這些孕婦生下的嬰兒體重較重,其女孩一生中乳癌的發病率較高。一些研究者發現,女孩乳癌的危險性隨出生時母親年齡的增加而增高。而年輕孕婦血中總雌激素的濃度,明顯低于年齡較大的孕婦。
這方面的研究還提示,為了預防乳癌,必須從胎兒時期起就注意避免高雌激素的生長環境,其間包括生育年齡不要太大,孕期不要進食過多脂肪類食物,不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補品等。
胎兒期種下的禍根
除了乳癌,還有不少癌腫是在胎兒時期種下禍根的。兒童癌腫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中,癌腫已成為兒童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并且,因環境中致癌因子的增多,兒童癌腫已高達50余種。
不少兒童癌腫雖發生在兒童期,其“根子”則可追溯到母親的子宮,一些對成人來說或許是微不足道的致癌物質,對胎兒來說卻是令人擔憂的惡性刺激,這些致癌因子大多通過胎盤而進入胎兒生長發育的小天地——子宮。
研究表明,住宅內或周圍噴灑殺蟲劑的家庭中,兒童白血病的危險性,為未噴殺蟲劑家庭中兒童的3.8~5.5倍。父母在工作中接觸農藥等化學物質,其子女患白血病的機會便明顯增加。
我國農村中40%~50%的兒童白血病與農藥及其他致癌化學物質密切相關。放射性輻射的危險性不容忽視,婦女懷孕后照射腹部,可使其胎兒受損害,日后發生白血病的機會也增高。近年研究證實,孕婦在妊娠期無論本人吸煙還是被動吸入煙霧,其子女日后患白血病與其他癌腫的危險性都會升高。
為預防兒童癌腫,必須從改善子宮環境開始。孕婦在妊娠早期應注意避免接觸農藥、殺蟲劑與其他有毒物,包括受農藥污染的食物;不可濫吃食物;不要接觸放射線物質,盡量避免作x線檢查,特別是腹部檢查;不要吸煙、酗酒,要合理飲食。
胎兒營養與智力
孕婦如食用不平衡膳食或某些營養素補給不足時,首先受影響的是胎兒。我國曾對因孕期營養不良所致的足月低體重兒進行長達16~20年的隨訪,發現智力低下者占5.8%,而一般人群中智力低下者僅為0.5%。胎兒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在10~18周胎齡時便開始增殖,25周至出生頭6個月為激增期,6個月后增殖速度顯著變慢,而主要表現為神經細胞體積的增大。
腦組織發育有一個特點,細胞的增殖是一次性完成的,錯過這個機會,便再也無法補償。
在孕期中尤其是后半孕期,如熱量、蛋白質供給不足,可造成出生時腦細胞數量減少。
出生后至斷奶期,如授乳母親營養不足或嬰兒喂養不當,也可使腦細胞分裂增殖減少。
種種資料都表明營養和人的智力發育肯定有關,而最為關鍵的時期是后半孕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妊娠的后半時期內,每日應增加優質蛋白質9克,相當于牛奶300毫升或雞蛋2個或瘦肉50克。孕后期更應重視鐵、鈣、磷和各種維生素的攝入。如由于某些無法避免的原因,已經造成胎兒營養缺乏,應盡量為嬰兒補充營養,生后6個月內補充可以避免嬰兒感知功能的永久性損害。對智力欠佳的嬰兒,在4歲前補充營養,其智商可有所增加,而4歲以后補充,智商多無明顯改變。
大量事實表明,一個人的健康和幸福,有時很可能與你在母親子宮內的狀況有關,不少疾病起源于胎兒時期。因而,如何使子宮內的環境更安全,成了改善人類生命質量的重大課題,是人類生殖健康的最需要重視的部分。
下一篇:準媽媽應警惕7大危險信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開車避開“早晚”兩時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