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孕期洗澡和平時有些什么不同?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本博從多角度幫準媽媽逐一分析哦。
水溫:以27℃~37℃為宜
準媽媽在懷孕早期洗澡時室溫不宜過高,以皮膚不感到涼為宜。無論春夏秋冬,浴水溫度最好與體溫接近,以27℃~35℃為宜。準媽媽尤其不能洗冷水浴或蒸桑拿,因為過冷會影響準媽媽的血液循環,不利于母體健康及胎兒發育;而水溫或室溫過高則可能因為缺氧導致胎兒發育不良。有的女性為了皮膚保健,在淋浴時會冷熱水結合,這種方法對準媽媽來說很容易影響子宮和胎兒,不宜采取。
準媽媽需注意:洗澡前后遍差不宜過大,如果溫差過大,很容易刺激準媽媽引起子宮收縮,造成早產、流產等現象。尤其是夏冬兩季,冬天氣溫低,準媽媽不宜馬上進入高溫的浴室中洗澡,應及早進入浴室,慢慢適應浴室內逐漸升高的溫度;夏天氣溫高,準媽媽不能求涼快而洗冷水澡,以免引起感冒或子宮收縮。洗完澡后,要立即擦干頭發及身體,將衣服(至少是貼身衣物)穿好后再走出浴室,以免浴室內外溫差太大而著涼。
時間:在15—20分鐘為佳
在浴室或浴罩內沐浴,準媽媽很快會出現頭昏、眼花、乏力、胸悶等癥狀。這是由于浴室或浴罩內的空氣逐漸減少,溫度又較高,氧氣供應相對不足所致,加之熱水浴的刺激,會引起全身體表的毛細血管擴張,使準媽媽腦部的供血不足。同時胎兒也會出現缺氧、眙心率加快,嚴重者還可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受到不良影響。
準媽媽需注意:每次的洗澡時間應控制在15—20分鐘以內為佳。因為準媽媽本身血容量增加,如果洗澡時間過長,溫度過高,浴室里的空氣流通減少,容易造成缺氧而發生暈厥。熱環境還容易引起子宮收縮,造成流產。對準媽媽來說,發生暈厥和流產的幾率還是比較小的,但長時間洗熱水澡對胎兒的影響就比較大了。而洗澡太快的話,則容易使發生意外的幾率增加。
次數:最好每天1次
洗澡頻率應根據個人的習慣和季節而定,一般來說最少三四天一次,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每天1次,炎熱的夏天每天洗兩次都可以;如果做不到每天都洗澡,也要盡量每天都用溫水擦擦身,洗洗外陰。因為準媽媽身體負擔較重,新陳代謝逐漸增強,汗腺及皮脂腺分泌也比常人旺盛,如果出汗了,或者說代謝的細胞脫落得比較多,皮脂腺分泌得也比較多。
準媽媽需注意:洗澡的時機一定要掌握適當,饑餓時或者飽食后1小時以內不宜洗澡。
淋浴為最佳選擇
現在人們洗澡通常采用淋浴的比較多,對準媽媽來說,更需如此。一般懷孕以后不主張坐浴,如果坐浴,浴后的臟水有可能進入陰道,而陰道的防病力減弱,就容易引起宮頸炎、陰道炎、輸卵管炎等,或引起尿路感染,使準媽媽出現畏寒、高熱、腹痛等癥狀,甚至發生宮內或外陰感染而引起早產。這樣勢必增加孕期用藥的機會,也給畸胎、早產創造了條件。因此,準媽媽不要坐浴,更不要到公共浴池去洗澡。同時,熱水不要長時間沖淋腹部,以減少對胚胎的不良影響。
孕早期,由于準媽媽肚子較小,所以可以站著淋浴,但必須在浴室內設置扶手,以防止準媽媽滑倒;到了孕中后期,準媽媽的肚子較大、重心不穩,容易滑倒,所以必須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淋浴,以避免跌倒。如果準媽媽體質較弱特別容易疲勞,可以在家里偶爾選擇坐浴,但一定要注意浴缸和水的清潔。
如果準媽媽特別怕累,淋浴時請準爸爸陪護也是不錯的選擇。
清潔敏感部位要講究方法
外陰:準媽媽除了清洗全身以外,最重要的是外陰部位的清洗,一定要每天清洗。此部位最好用清水洗,盡量少用洗劑,避免坐浴,也不要沖洗陰道,否則會影響陰道正常的酸堿環境而引起感染大便后最好也要清洗肛門,還可有效防治痔瘡,洗好澡后,別急著穿上內褲,可穿上寬松的長衫或裙子,等陰部風干后,再穿上,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陰部痛癢
乳房:洗澡時,注意用溫水沖洗乳房,動作要輕柔,不可用力牽拉乳房及乳頭,不可用力搓揉,應以一手往上輕托乳房,另一手指腹順時針方向輕揉,避免引起子富收縮,準媽媽可在浴后抹些橄欖油,以便乳房皮膚滋潤而有韌性,這樣分娩后才經得起嬰兒吸吮,否則易發生乳頭皸裂。
肚臍:對于肚臍的清洗,可在每次洗澡前,用棉花棒蘸點乳液來清洗污垢,等其軟化后再洗凈,如果無法一次清除干凈,不要太過勉強,以免因為用力過度而傷害肚臍周圍的皮膚造成破皮出血,反而容易引起感染,對準媽媽及胎兒造成嚴重傷害
頸部耳后:頸部、耳后是污垢容易堆積的部位,愛清潔的人常使勁搓,但要注意頸部容易生長小的絲狀疣,一旦搓破,會引起感染,應用手指指腹輕輕向上來回搓揉。
腋下:腋下汗腺豐富,洗澡時不可用熱水刺激,也不宜用澡巾大力搓,可抬起胳膊用溫水沖洗,因腋下皮膚組織較松弛,可以把沐浴液揉出豐富泡沫后清洗,再以指腹按揉,促進血液循環。
腹股溝:淋浴時應該用溫水沖洗腹股溝,并用兩個手指指腹從上向下撫摩輕搓腹股溝,肥胖者則要撥開褶皺仔細搓洗。
防滑防跌最關鍵
浴室經常濕滑滑的,是家中最容易滑倒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頭部、尾椎及四肢受傷、骨折,非常危險;準媽媽跌倒更是危險,可能會造成流產或早產等不幸事件,所以準媽媽洗澡最重要的就是要預防跌倒。因此,浴室的安全防滑設備必須完善,從細節上來說是要做好如下幾方面的預防措施:
準媽媽千萬別赤腳洗澡,那很容易滑倒;而選擇洗澡時穿的鞋子時,一定認準“防滑”功能。
在浴缸里一定要墊上一塊防滑墊,浴室的地面如果不是防滑的,也一定要墊上墊子才行,然后在地上鋪塊毛巾吸水;防滑墊要定期清洗,以免藏污納垢。
為了保證準媽媽進出浴室、浴缸有所扶持,在浴缸旁甚至浴室墻壁四周應該裝上穩固的扶手。
洗臉槽安裝要穩固,曾有人因滑倒緊急抓住洗臉槽,但因洗臉槽安裝不穩固反而掉下來砸到腳,造成嚴重骨折。
浴室內盡量減少雜物,例如椅子、盆子、籃子等等,以免不留神絆倒;若需放置則靠邊集中放好。
買一個置物架(雙層或三層,并須固定妥當)集中放置所有浴室小用品,如洗發水、沐浴乳、香皂盒、梳子、吹風機等,以免到處散落造成使用不便,甚至將人絆倒,徒增危險,當然,洗發水、香皂等用完后定要要隨手放在置物架里。
洗澡時產生的蒸氣,容易導致準媽媽缺氧引起頭暈,發生跌倒事件,所以浴室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
洗澡用品有講究
洗浴用品盡量選用天然制品,以免其中的化學物質傷害準媽媽敏感的肌膚或者影響胎兒健康,其中又以中性、無刺激、無濃烈香味、具保濕性的為佳。萬一用了不適合的沐浴用品,可能會產生皮膚干燥、脫皮,甚至起疹子等過敏現象。而若使用香味太過濃烈的沐浴用品,不但刺激性較強,聞起來也會不舒服,容易造成頭暈。同樣,浴室內也不要放置芳香劑,因為對準媽媽及胎兒都有刺激性,平時只需將浴室打掃干凈、沒有異味即可。
身邊要有人“伺候”著
準媽媽洗澡時最好不要將門從里面鎖上,以免發生意外時影響救護;若有非鎖不可的必要,則一定要在浴室外固定位置放把固定鑰匙。當準媽媽進入浴室太久沒有動靜,家人應體貼地問候一下,一旦敲門無人響應,或聽到浴室有巨大的或奇怪的聲音,或聽到準媽媽求救,備用鑰匙能夠讓家人立即進入浴室查看準媽媽是否發生意外。
當然,為防萬一,準媽媽洗澡時,身邊最好能有人“伺候”著,尤其孕后期肚子大起來,行為極不方便的時候。身邊有人,則能大大減小發生意外的幾率;即使防護不周,也能做到救護及時。(文/余梅)
下一篇:準媽媽駕車應注意哪些事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準媽媽站、立、坐、行走須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