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懷孕是人生中的大事,在滿心期待的同時,準媽媽們也經歷著尿頻的困擾。曾做過的孕期癥狀調查顯示,“尿頻”位居所有孕期癥狀排名的第一名,是準媽媽們最容易產生困擾的癥狀。本期就讓“媽媽軍團”和準媽媽們一起分享交流,討論如何應對,為您支招化解難題。
【問題】
○晚上尿頻影響休息
我現在剛懷孕2個月,每天晚上都要去好幾次廁所,聽人說這是正常現象,少喝些水就可以了,是這樣嗎?□張女士
○出現尿路感染
我到本月20號時正好懷孕20周,大概16周左右時出現尿頻癥狀,以為是子宮壓迫膀胱,因此沒有太在意。我前天去醫院做了尿檢,查出“細菌+”,大夫說是尿路感染,給我開了藥。我很想問問,孕期尿頻不是正常的嗎?為啥說是尿路感染?另外吃藥會不會影響寶寶健康呢?□徐女士
【解答】
妊娠早期晚期易尿頻
孕期之所以“尿頻”,主要是因為子宮慢慢變大時,會壓迫到膀胱,使孕婦產生尿意,進而發生尿頻。甚至很多人是在發現尿頻而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懷孕的。
通常在整個孕期中,有兩個階段尿頻現象比較明顯。一個是妊娠早期,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一般到妊娠第12周,子宮出了骨盆腔進入腹腔中,尿頻癥狀就會慢慢地減緩至消失。另一個是等到妊娠晚期,大約38周左右,由于胎頭下降,使得子宮再次重回骨盆腔內,膀胱再次受到擠壓,尿頻現象又重復出現。有些孕婦在咳嗽、擤鼻涕或打噴嚏時也會有尿外溢情況。
如果沒有尿急、尿痛、發熱、腰痛等現象;尿色正常,不渾濁,沒有血尿現象;尿液檢查沒有紅細胞或白細胞量異常等炎癥表現,那么這段時期的尿頻尿急屬于正常現象。
準媽媽不可憋尿限水
張女士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而有意少喝水,甚至口渴才飲水,這可就走進了誤區。如果感覺口渴才喝水,說明身體缺水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而孕期缺水,容易引發尿路感染,特別是孕晚期,甚至可能引起宮縮,導致早產。準媽媽應每隔2小時飲水一次,每日8次,每次200毫升,共1600毫升左右。不過在睡前1~2小時內應少喝水,盡量在睡前排空尿液,則可減少夜間上廁所的次數。此外睡覺時盡量多左側臥,有助于減輕對膀胱的壓力。
除了不要限制水分攝入外,準媽媽切不可憋尿。有了尿意應及時排尿,并盡量一次性排凈,否則液集聚在膀胱內會導致尿液上行,出現尿路感染甚至腎炎等并發癥,還容易出現漏尿現象。
準媽媽巧運動助控尿
準媽媽在早孕期可常做縮肛運動,訓練盆底肌肉的張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即經常有意識的練習收縮盆腔肛門周圍的肌肉,收縮時盡量延長收縮時間,然后放松。如此反復練習,不僅可以預防產后的盆底松弛導致的性功能障礙,還可以預防孕晚期和產后出現的用力后漏尿現象。準媽媽還可以做骨盆放松練習,這種運動有助于預防壓力性尿失禁。運動時,四肢呈爬行動作,背部伸直并弓起(貓背),收縮臀部肌肉,將骨盆推向腹部,持續幾秒鐘后放松。但如果有早產危險,在做這種練習前應征求醫生的意見,注意避免過于激烈的運動。
尿路感染早檢查治療
由于孕期孕激素作用的影響,輸尿管擴張、蠕動力降低,加上膀胱受增大子宮壓迫等生理變化,使得尿道平滑肌松弛、尿液排流不暢,導致孕婦在尿頻的同時比較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患者多數會有尿頻、尿急、尿痛、腰痛、畏寒和發熱等癥狀,遇到這種癥狀的患者要及時就醫,爭取早期徹底治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沒有這些癥狀,不過在尿檢中會發現陽性結果,正如徐女士的情況一樣。因此準媽媽不要忽略定期尿檢。
很多準媽媽對孕期用藥持謹慎態度,擔心藥物影響胎兒和媽媽的健康。濟南市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王桂芳提醒,其實治療時可以選擇藥物毒性低、也無致畸作用的藥物如青霉素類、頭孢類等藥物,對尿路感染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如果聽之任之,導致腎功能損傷,反而可能造成流產、早產甚至死胎等嚴重后果。
此外如果在尿頻的同時,還有多飲多食、體重卻增長不理想的情況,或者反復發生尿路感染,要注意檢查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本報記者 劉浩一
下一篇:頭胎妊娠反應嚴重,二胎時會重演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樣的孕婦會生出畸形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