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警惕病理性腹痛,與上面所講的懷孕初期由于子宮增大而導致孕媽媽下腹痛這一生理性腹痛不同,懷孕時器官相對位置改變與受壓迫,也會造成下腹痛,甚至抽搐。由于這類下腹疼痛的多樣性,以及子宮會阻礙腹部腫瘤的發現,使得懷孕初期的病癥腹痛與懷孕引起的腹部不適難以區別。因此,如果孕媽媽出現比較嚴重且持續性的腹痛,就需要及時去醫院診治了。
“遷移”過程中的意外:宮外孕。正常情況下,受精卵應該是在子宮內膜上著床、生長發育的。而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的地方生長發育,就稱之為“宮外孕”。大部分宮外孕發生在輸卵管,還可能發生在卵巢、宮頸或腹腔的其他部位。宮外孕的孕媽媽停經6~8 周,感到下腹部劇烈疼痛,出現少量陰道出血;但如果只是少量出血,而沒有腹痛,孕媽媽大可不必著急,這是受精卵在子宮內膜上著床時引起的點狀出血,并無危險。但應及時就醫,以及早發現異位妊娠,及時處理。
小貼士:宮外孕的檢查及處理,宮外孕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嚴重者會威脅女性的生命,因此女性對待宮外孕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那么宮外孕如何檢查得知呢?先觀察癥狀:停經6~8 周,腹痛,伴有惡心嘔吐、肛門墜脹感,常有不規則陰道出血,深褐色血樣,量少,一般不超過月經量,淋漓不凈。應及時就醫,超聲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未破裂的宮外孕。如果出血量較多,會伴有暈厥和休克。此時,已有腹腔內出血,病情已嚴重了。如果有上述癥狀,趕緊第一時間去醫院進行檢查,檢查項目有:尿檢、血清檢查、B超檢查。如果確診為宮外孕,一般采用腹腔鏡治療,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更易于保留輸卵管。
孕媽媽要謹防流產,懷孕第2 個月,是先兆流產和自然流產的高發期,孕媽媽在生活細節上要格外小心,必須注意動作的幅度和日常的安全保障,避免碰撞腹部。另外,孕早期一定要節制性生活,否則極易導致流產。如果孕媽媽嘔吐且伴有頭暈、頭痛等癥狀,就需要臥床休息,并及時咨詢醫生。謹守胎寶寶,預防流產引起流產的主要原因有很多,總的來說包括外因和內因,外因是指受到外部的影響而造成的流產,比如摔跤、搬重物等;內因是指由于孕媽媽自身身體和情緒等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流產,比如遺傳因素、子宮發育異常,恐懼、驚慌、過于激動等情緒都可能導致流產。
警惕導致流產的生活習慣:
1. 對指甲油說不。指甲油及同類化妝品含酞酸酯,這種物質如果長期被人體吸收,會對孕媽媽的健康有害,還容易引起孕媽媽流產及生出畸形兒,如果寶寶是男孩,更容易受到傷害。
2. 避開可能致畸的因素。孕2 月是胎寶寶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神經系統、內臟、五官、四肢等器官都會在這個月內形成雛形。孕媽媽要避免化學、物理、生物等可能致畸的因素,比如,不要用有機溶劑去污和洗手,不要去染發及燙發;看電視時要與電視保持一定的距離,時間控制在2 小時以內;使用手機最好改用免提聽筒,不要將天線放在腹部等,讓胎寶寶安全地度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
3. 離噪音遠一點。噪音會影響孕媽媽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會使胎心加快、胎動增加,對寶寶很不利。高分貝的噪音還可對寶寶的聽覺器官產生損傷,并使孕媽媽的內分泌功能紊亂,誘發子宮收縮而引起早產、流產。孕媽媽長期在噪音環境中,生出的寶寶體重會較輕或出現先天性畸形。
4. 預防感冒。預防感冒需要家庭成員都行動起來。經常同孕媽媽接觸的家庭成員,最好接種流感疫苗。平時室內注意開窗通風。家人若出現發熱、咳嗽等流感癥狀,要盡最大可能同孕媽媽隔離。孕媽媽本人要注意保證營養均衡,提高睡眠質量,冬春季節注意保暖,尤其是腳部保暖。
5. 遠離甲醛危害。甲醛污染主要來自于建筑材料、家居、地毯、燃料、吸煙、除臭劑、消毒液等。如果你的家中剛剛進行了裝修或購買了新的家居,那么最好暫時回到父母家住。新裝修過的房屋要開窗通風2 個月后,孕媽媽才可以入住。或者可以將裝滿氨水的塑料盤放在房間內,并且使室溫保持在27℃左右,熏蒸12 小時以上,即可有效消除甲醛氣體。另外,可種點綠色植物,也能有效吸收室內的甲醛氣味。
謹防流產孕媽媽還要注意什么:
注意口腔護理。據有關研究顯示,孕媽媽如果患有嚴重的牙周炎,發生流產、早產的概率是健康孕媽媽的數倍。但孕媽媽在孕期由于受到身體內分泌水平的影響,身體的免疫力下降,最容易得牙周炎。而孕早期拔牙等處理也很容易造成流產,所以,在孕期內,保持口腔健康十分重要。
懷孕3 個月以內不宜去旅行。在懷孕的時候,保持輕松開放的心態是十分必備的,而過度的疲勞對前三個月的孕媽媽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很容易造成流產。旅行雖然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但是旅行的過程卻是很讓人疲勞的,而且出門在外,發生意外情況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所以,為了胎寶寶,孕媽媽在這段時間就不要出去旅行了。
孕期開車安全守則:
孕媽媽在孕期最好不要開車,如果實在因為各種原因而要開車的,也要遵守以下幾個安全行車守則:
1. 時速不要太快,最好不要超過60 公里。
2. 應盡量避免急剎車。
3. 最好只開熟悉的路線,而且連續開車的時間不要超過1 個小時。
4. 盡量避免上高速公路。
5. 開車時記得系好安全帶。
6. 懷孕6 個月以上的孕媽媽,就不要開車了。
孕媽媽要避開的6 大誤區:
都說女人一懷孕就變得嬌貴起來,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注意事項就接踵而至,不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但是,在面對種種“注意事項”時,很多孕媽媽會不自覺地形成一定的誤區。下面,我們就請專家為孕媽媽們解讀一下孕期的種種誤區,以供借鑒。
誤區1忽視孕前、孕期檢查。一般來說,計劃懷孕可以大大降低孕期風險,因為通過孕前檢查,很多不利于胎寶寶的疾病都要先治愈才受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懷孕后的檢查不重要。很多人會忽略早孕檢查,受孕三個月后才到醫院確診妊娠,其實這很危險,因為孕早期是流產的高發時期,忽視了早孕保健,對母子健康極為不利,甚至可導致嚴重后果。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需要做人工流產,最好在早孕期間,即孕8 周以前進行,拖得越久,危險性就越大。
誤區2孕期藥物濫用或不用。有病吃藥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必要干耗著不吃藥,若有病不及時醫治,勢必造成孕媽媽抵抗力下降,也會影響胎寶寶的正常發育,有些病毒性疾病甚至會導致胎兒先天性損傷,后果比較嚴重。但是孕媽媽用藥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尤其是某些抗生素、激素、止疼藥和鎮靜安眠藥等,是引發胎兒畸形的重要因素,不可濫用。目前臨床醫生都會根據國家藥典選擇A 類或B類副作用較小的藥物,對孕婦而言是比較安全的,因此大可不必忌藥諱醫。
誤區3抗拒做B 超。很多孕媽媽對孕期做B 超持抗拒心理,擔心放射性物質會傷害到腹中的胎兒,但并沒有相關數據支持孕媽媽們的這一擔憂。相反,孕期適當做B 超對胎兒來說是有利無弊的,一些異常情況如宮外孕、畸形育等可通過B 超得到及時發現。如宮外孕、肌行育等。(若孕媽媽一切正常,可遵醫囑或參考本書附錄一“產檢時間表”的時間來做B 超。但具體情況也因人而異。)
誤區4完全禁欲。有些女性一懷孕,因擔心胎寶寶的安危就推行禁欲政策,導致夫妻關系緊張。其實,孕期是可以適當進行性生活的。除了懷孕期的前三個月和后三個月(這兩個時間段容易引發流產、早產和宮內感染等不良后果)不建議有性生活,其他時間是可以考慮過性生活的。但是,有流產征兆、心臟和血壓有問題的孕媽媽在孕期最好不要過性生活,頸有肌瘤、息肉,或者胎盤前置的孕媽媽孕期也最好不要有性生活。當然,如果丈夫提出性要求,做妻子的也不應冷眼惡語,采取冷漠的態度,而應耐心勸說丈夫并采取非性交等方式與丈夫親近,不要因懷孕而冷落了丈夫。
誤區5不良的飲食習慣。有些孕媽媽擔心分娩后身材走形,孕期不敢多吃或不吃肉、蛋等營養品,有的甚至比平時吃得還少。這樣無法滿足胎寶寶迅速生長發育的需要,對其后天的健康成長也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但也有一些孕媽媽片面地認為吃得越好,營養越豐富,對胎寶寶越有利。這樣做無疑會造成體重增速過快,孕育出“巨大兒”,不僅給分娩造成困難,也容易引發并發癥,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疾病等。一般來說,孕期主食可以保持不變,只須增加種類就可以了,要保證各類瓜果蔬菜的攝入,以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建議孕婦整個孕期增重12.5 千克為宜。
誤區6足不出戶。懷孕是每個渴望做媽媽的女性的必經之路,懷孕后的女性在此時會渾身散發著母性的魅力和光輝,大可不必為了外形的一時改變而抑郁,如果孕媽媽心情不好,對胎寶寶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此外,孕期活動量過少,還會給正常分娩帶來困難,使產程延長,難產增多。所以,孕媽媽還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家務活,但要盡量避免做長久下蹲姿勢。此外,日常生活中,孕媽媽最好著裝寬松,不到空氣污濁的地方,也不主張化妝,若要保護皮膚,可以選擇性質溫和的嬰兒油。
下一篇:小小內褲關乎孕媽媽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早期出現乳房脹痛屬正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