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孕早期常見癥狀
懷孕后身體會出現很多變化。有些癥狀只在懷孕早期出現,還有的癥狀會持續到產前最后1個月。我們來了解一下懷孕早期會經歷的不適癥狀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孕早期常見癥狀&解決方案
膀胱炎
懷孕期間子宮逐漸增大,壓迫膀胱,很容易患膀胱炎。女性的尿道短,而且和陰道、肛門距離又近,因此容易感染細菌,引發急性膀胱炎。膀胱炎發病時癥狀如下:產生尿意時腰部前側或小腹有疼痛感,排小便時感覺瘙癢、尿不凈,排尿終末時下腹疼痛。癥狀加重后會出現血尿。
預防及緩解
想小便時不要忍著,應立即去洗手間。養成外出前去洗手間的習慣。得了膀胱炎后一味忍耐或想自己用藥解決,這樣只會令病情更加嚴重。所以一旦懷疑自己得了膀胱炎,應立即去醫院治療。平時多喝水,增加小便量。每次排尿宜排盡,不讓膀胱有殘余尿。經常洗澡,保持身體清潔,褲子不宜過于緊身,選擇面料舒適、通風良好的純棉內褲。
腹痛
懷孕期間子宮變大,使子宮周圍的一些肌肉和組織受到機械性牽拉。子宮周圍的膀胱和直腸,也會因子宮增大受到擠壓而出現下腹疼痛。疼痛嚴重時可采取側躺的姿勢休息。腹痛在懷孕期間大多屬于正常反應,但是像宮外孕、闌尾炎等危險病癥也會出現腹痛。因此如果腹痛特別嚴重時應到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預防及緩解
若出現與痛經類似的疼痛感,或以15分鐘為周期的間隔性疼痛時需要去醫院診治,特別是當出血或有體液流出時要立即去看醫生。發燒、嘔吐、腹瀉的同時,腹部和背部疼痛時也很危險。當腹痛的同時伴有胸痛,或疼痛持續1個小時以上時,需要經醫生診斷找到原因。
焦慮癥
大多數孕婦都會在懷孕早期為流產、畸形兒、產痛等問題而擔憂。而孕激素也會誘發孕婦的不安感。其實大部分非正常妊娠都會在懷孕3個月時出現自然流產,只有健康的胎兒才能生存下來,因此要對自己和腹中的胎兒多一些信心。
預防及緩解
如果是流產和畸形兒危險性高的高齡孕婦,或是家族中有遺傳病史、本身有嚴重疾病等情況時,應接受全面的產前檢查,并向醫生咨詢是否有異常情況。向前輩媽媽請教,或參加網上論壇等尋找答案,
這樣能更多地收集關于懷孕、分娩的信息,并緩解焦慮感。無論是自己還是家人都要把懷孕看作高興的事情,保持樂觀的態度。用積極的想法、優美的音樂、溫馨的語言營造明亮愉快的生活環境。
白帶異常
懷孕后白帶量會受激素的影響而增多,這是因為宮頸黏液在增加。白帶增多是很正常的現象,特別是乳白色的白帶就更不必擔心。
預防及緩解
每天以淋浴的方式清潔身體,經常換洗內衣。病態的白帶增多通常是由滴蟲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引起的,需要去醫院檢查。滴蟲性陰道炎的白帶有臭味,黃色帶泡沫;念珠菌性陰道炎則會出現白色豆腐渣樣的白帶,但沒有臭味。以上兩種情況都需要根據醫生處方進行治療。
尿頻
因為懷孕時激素產生變化,而且因胎兒生長而變大的子宮也會壓迫膀胱,所以經常要解小便。懷孕4個月時尿頻現象會減少,當臨近分娩時胎兒的頭部壓迫膀胱又會出現尿頻現象。
預防及緩解
出現尿意時不要強忍著,及時去洗手間,這也是預防膀胱炎的方法。為了減少晚間去洗手間的次數,睡前1~2個小時內盡量不要喝水。解小便感到疼痛時可能已患有膀胱炎,需要到醫院就診。
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是指宮頸黏膜上長出的腫物。大部分宮頸息肉都是良性的,并在分娩時自動脫落。若出血量少、出血間隔較長時,先保持定期產檢即可。
預防及緩解
宮頸息肉小而莖長,并略帶出血時需通過手術切除。必要時還需在術后將息肉送做病理檢查。
出血
懷孕早期有20%的孕婦都會有出血現象。與子宮出血相似,但比月經量要少些,顏色從紅色到褐色不一。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受精卵著床、陰道感染、宮頸息肉、流產、宮外孕等情況都會引起出血。受精卵著床引起的出血會在一兩天后自然停止,不必擔心。但此外的出血現象對胎兒都很不利,哪怕只有一點出血量也要引起充分重視。
預防及緩解
出血時間長,且血色鮮紅是十分危險的征兆,需要立即去醫院。出血時腹部疼痛或伴隨痙攣是流產或宮外孕早期的表現。下腹部像針扎似的疼痛并伴有出血時,可能是陰道感染。
卵巢囊腫
懷孕后由于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有可能誘發卵巢囊腫。當腹部出現拉拽似的疼痛感時,就需要考慮卵巢囊腫的可能性。懷孕早期出現的卵巢囊腫到懷孕4~5個月時大部分會自行消失。
預防及緩解
大于10厘米以上的囊腫惡化可能較大,原則上需要進行手術。懷孕前3個月中動手術有可能會造成流產,所以要到懷孕3個月以后進行手術。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存在于子宮肌層的良性腫瘤,大多感覺不到癥狀,而在懷孕后的B超檢查中發現。進入孕中期后子宮肌瘤可能出現變異,所以肌瘤部位會產生疼痛并伴有低燒。
預防及緩解
子宮肌瘤小于3厘米時不必過于擔心。但是子宮肌瘤變大或肌瘤本身會導致流產,須持續觀察。肌瘤過大時會堵塞產道,并導致難產,增加剖宮產的可能性,產后也容易造成流血過多,所以為安全起見,進行剖宮產手術時要選擇能夠提供應急血液的醫院。
低血糖性眩暈癥
有的孕婦會在起身時突然感覺頭暈目眩,或在空腹時出現頭暈等貧血癥狀。懷孕早期的眩暈癥可能是貧血引起的,但低血糖性眩暈癥的可能性也很大。孕婦吃下的食物大部分都被胎兒吸收,因此即便剛吃完東西血糖上升,也會很快降下來。另外懷孕期間的血壓變動也很大,突然站立時往往會感到眩暈,因此站立時應小心緩慢地起身。
預防及緩解
感覺眩暈時,可以靜坐或躺下休息一會兒。許多孕婦在分娩前都會有眩暈癥狀。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食。不要長時間空腹。不要長時間以一個姿勢的站立。
其他常見癥狀
乳房疼痛
懷孕3~4個月時,即便輕微觸碰乳頭或乳房也會令許多孕婦感到疼痛。這是由于激素和黃體酮增加,使乳房腺泡和乳腺導管大量增生,乳房明顯增大,乳暈著色。胸部隨乳腺和血液的增加而變大。這是身體為分泌母乳而進行的準備過程。乳房疼痛在懷孕4~6個月和7~9個月時會有所減輕。此時應選擇寬松的內衣,使用潤膚乳進行按摩,或用涼毛巾冷敷都能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宮頸炎
當子宮頸部發生炎癥時發生性關系容易造成出血。輕微的炎癥不用特意采取措施,但是出血量多時還是到醫院進行一下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為好。
唾液增多
孕早期時,孕婦有時會因為唾液增多而感到不適。唾液無色無味沒有黏性,但是要咽下去還是感覺想吐。這種現象在懷孕16周后便會自然地消失,所以不必擔心。
身體沉重、乏力
孕早期因為激素的變化,孕婦體溫會達到37℃,并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身體發沉困乏。這是身體適應懷孕狀態的正常過程,待到懷孕4個月時就會消失,不必為此擔心。在此期間,需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并保證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
黑痣 、雀斑
懷孕后體內的促黑素分泌增加,使體內黑色素增多,于是在孕婦面部、乳頭、乳暈、腹中線等部位出現黑痣或雀斑,這些黑痣和雀斑在產后有時也不能完全消失。因此孕期還要做好皮膚防護,盡量避免在日照強烈的時候外出,外出時最好涂抹上隔離紫外線的防曬露。
失眠
孕婦在精神和心理上都比較敏感,對壓力的耐受力也會降低,常會憂郁和失眠,這是由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引起的。
孕婦體內生成的黃體酮令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從而引發精神和心理上的不適,經常會受抑郁或失眠的折磨。特別是失眠癥,在第一次分娩的初產婦中更加常見。有規律的作息生活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失眠。另外午覺睡得過多也會影響晚上的睡眠,所以午睡最好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
下一篇:職場孕媽咪安度孕期全攻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早期性生活3種體位千萬別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