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比起初期和中期,懷孕后期的不適癥狀不但狀況多,變化也大。此時因為子宮呈現最大狀態,所以不適感多是因為壓迫大的緣故。
不適1 浮腫 下肢最常見·低鹽+抬腿助消腫
原因與癥狀
懷孕的浮腫部位通常表現在下半身,尤其是腿部和足部,因此許多孕媽媽懷孕期間的腳尺寸會略大。但是,專家提醒,如果孕媽媽上半身(如臉、上肢、上手臂等)有明顯且異常的浮腫狀態時,必須要特別留意,因為有可能是子癇前癥(妊娠毒血癥)的征兆,務必確認血壓和蛋白尿是否有異常。
舒緩2招
下半身浮腫是必經過程,專家建議孕媽媽減少對身體的壓迫,并注意以下事宜,就能夠幫助減緩孕期浮腫所帶來的不舒服。
1.減少鹽分:鹽分中含鈉,被孕媽媽攝入時很容易和水一起滯留在體內,進而造成浮腫。因此,孕媽媽可以減少每天的鹽分攝取量,尤其避免吃加工過度、調味料多的重口味食物。
2.抬高下肢:懷孕時,孕媽媽的整體重心都在下半身,加上血液循環較不佳,這也是導致下肢易浮腫的原因之一。專家建議,孕媽媽每晚睡前可以抬抬腿數分鐘,幫助靜脈的血液回流,促進血液循環,還能舒緩整天緊繃的肌肉狀態。
不適2 胸胃部惡心或腹脹 小心胃酸逆流·多餐少食為佳
原因與癥狀
因為懷孕所帶來的激素變化,如黃體素的分泌,進而造成孕媽媽的胃賁門肌肉松弛,因而胃會排空減緩。如此一來,胃酸就很容易逆流至食道中,造成灼熱感與惡心。這從懷孕前期開始就經常發生,有的孕媽媽還會延續整個孕程。
此外,由于中后期的腹部快速變大,除了會對骨盆腔造成壓迫外,也會往上頂到胃部,因此后期也很容易有胃部不舒服的狀況。
舒緩3招
想要減少惡心和腹脹,專家建議可以從用餐習慣和姿勢方面著手。
1.多餐少食:如同懷孕初期的孕吐一樣,后期發生胃酸逆流或腹脹狀況時,建議仍可采取“多餐少食”的方式,固定時間用餐,量不用多,吃不下不要勉強。另外,有此類狀況的孕媽媽應避免飲用碳酸飲料,因為這會刺激胃酸分泌,讓癥狀更嚴重。
2.正確姿勢:雖然到了后期,孕媽媽的行動不便且易累,可能隨時都想休息;但專家提醒,就算再累再不舒服,孕媽媽也得留意姿勢,如用餐過后最忌立即躺下,稍作休息即可。如果睡覺時,可將頭部枕頭稍微墊高,也有助于減緩癥狀。
3.藥劑治療:如果孕媽媽真的很不舒服,醫院會視狀況開制酸劑讓孕媽媽服用,以幫助中和胃酸。
不適3 肩腰背酸痛 全身酸痛·應避免過度出力
原因與癥狀
訪問10個孕媽媽,應該幾乎每個人都會有肩、腰、背酸痛的癥狀,無一
幸免。這是因為后期孕媽媽膨脹的腹部會促使其身體重心前傾,進而改變脊椎的曲度和受力方向。孕媽媽為了支撐重量,會將手撐、腰部、身體往后傾斜,長期下來難免會對肩、腰、背的肌肉產生壓力而酸痛不已。
此外,下腹部的恥骨處還會出現一種微酸、脹脹的或肌肉拉扯的感覺,甚至越到后期疼痛感越明顯。專家表示,這就是恥骨聯合處韌帶松弛的狀況,懷孕時很常見,原因在于體內松弛激素和黃體素的分泌增加,促使骨盆韌帶漸漸變松,以便于容納日益成長的胎兒,以及為胎兒將來能順利通過產道做好萬全準備。
舒緩4招
身體的酸痛對孕媽媽而言可謂是甜蜜的負擔。負擔的是一天比一天還難以忍受的痛楚,甜蜜的是感受到腹中胎兒的一天天成長。提供以下幾個有助于孕媽媽舒緩酸痛的好方法:
1.做好體重管理:體重對于孕媽媽來說是維持健康的關鍵。做好孕程的體重管理,避免體重數值增加得太快,不但有助于體內健康,還能讓孕媽媽承受較少的重量,進而減少酸痛的程度。
2.多休息+使用托腹帶:由于已經到了懷孕后期,過多或過大的動作對孕媽媽來說都是種負擔,建議能盡量多休息就多休息,讓肌肉適時地放松。
此外,孕媽媽也能幫自己選購適合的托腹帶。只要遵照正確的使用方法,相信有助于達到支撐下腹、提高腹部肌肉力量的效果。
3.熱敷+適當按摩:當肩、腰和背的肌肉酸痛時,熱敷可以說是簡便又有效的好方法。利用高溫,有助于放松孕媽媽緊繃僵硬的肌肉,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減少不舒服的狀況。
此外,在孕媽媽健康且精神不錯的狀態下,也可以采取一些輕微的按摩動作。比如請家人幫忙捏捏肩背等等,也都有助于放松肌肉,減少酸痛。
4.避免提重物:相信大家都知道,為了孕媽媽和胎兒的健康,最忌讓孕媽媽做任何與移動重物相關的動作。從預防酸痛方面來看,孕媽媽已經用全身來支撐肚子的重量,如果還要去提重物,不但可能提不穩、提不動,還可能造成肌肉多余的拉扯與傷害。
良好姿勢+運動減輕酸痛程度
專家建議,孕媽媽必須維持正確姿勢,勿前傾或過度后仰,并且在身體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每天做些簡單的運動,就算是散散步都好,如此一來,有助于增強本身的肌肉強度,一旦面臨中后期日益變大的腹部,承受度較高,酸痛程度也會比較低一些。
不適4 小腿抽筋 下肢冰冷抽筋·多補充鈣質為佳
原因與癥狀
在醫學上,小腿抽筋又叫作“腓腸肌痙攣”,常讓不少孕媽媽在好夢正酣之際突然因為小腿抽筋而驚醒。這種情況大多顯示出孕媽媽的鈣質缺乏現象,尤其到了懷孕后期更明顯。因為胎兒要從母體的骨骼和牙齒中獲取發育所需鈣質,俗話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所以孕媽媽的鈣質流失特別大。
此外,如果孕媽媽的血液循環不佳,或是碰到比較寒冷的天氣時,也比較容易有小腿抽筋的狀況發生。因此小腿抽筋常發生在夜間的睡眠之中。
舒緩4招
針對不少孕媽媽很容易發生小腿抽筋的狀況。專家建議懷孕中可補充鈣片和適量伸展肌肉來改善:
1.延展&按摩肌肉:由于小腿抽筋與血液循環狀況有關,所以適時適量地做點腿部延展的動作,有助于緩和緊繃的肌肉,暢通血流。例如將足部往后向自己的方向扳起來反屈幾秒鐘,再放松,重復緩和地做,能伸展后側肌肉。此外,輕柔地按摩常發生抽筋處的腿部肌肉,也有助于放松。
2.保暖&熱敷:溫度偏低時容易抽筋,因此冬天也是很容易發生狀況的季節。因此小腿處的保暖很重要,孕媽媽最好能著薄長袖衣物入睡,建議棉被要蓋到小腿處,必要時可加長襪幫助保暖。
如果已經有抽筋不適的狀況,最好采取熱敷的方式,活絡血液循環,有助于放松肌肉與減緩疼痛感。
3.從食物中攝取:抽筋可能代表著體內鈣質的不足,因此建議孕媽媽從中期之后,平日就要多補充富含鈣質的食物,一般平均一天需要1200毫克的鈣。
食物方面,丁香魚、海帶、深綠色蔬菜、堅果、牛奶、豆漿等等,都是不錯的補充來源。
4.適量補充保健食品:有時候,即使孕媽媽已補充鈣質,但由于后期流失的速度偏快,也難免有不足之處。因此在醫師允許下,適量地補充鈣片是必需的,建議一天補充一顆鈣片,最能保證足夠鈣質的攝取。
中后期小心靜脈曲張嚴重
另外,當子宮擴大后,會壓迫到下腔靜脈,加上引力作用,假如靜脈瓣膜無力,將會導致靜脈血液逆流或回流受阻而發生靜脈曲張。建議可參考上述舒緩方式,如抬腿、按摩、熱敷等,改善狀況。
案例分享
張晴惠:早期孕吐·中后期略水腫
懷孕9個月(第一胎)
跟許多孕媽媽一樣,晴惠媽媽在懷孕初期也出現了孕吐癥狀,但凡臭豆腐、
油煙味等都受不了,甚至還吐到懷孕5個月前,不但沒變胖反而還瘦了2千克!為此,她還特地到醫院做保胎治療。中后期狀況還算穩定,食欲還算不錯,只有略微水腫,平常的鞋子穿起來總是有點緊緊的。文/郭盈秀·張雪惠 采訪咨詢/蕭啟信·黃文助·陳思宇(主治醫師)(媽媽寶寶)
下一篇:警惕:14種生活隱患危害胎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現代準媽如何大戰電磁輻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