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專訪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放射科 葉志球主任醫師
3年前,王小姐剖腹產下了第一個寶寶,最近她又喜得第二胎。可懷孕快3個月時,陰道開始有少許出血,打了黃體酮好轉后又再次出血。醫生檢查后告訴王小姐,出血是因為寶寶正好“種植”在了剖腹產的子宮疤痕上。隨著妊娠的進展,有可能出現子宮破裂、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剖”過再孕,應警惕疤痕妊娠
“剖腹產手術破壞了子宮壁,在子宮壁上形成了細小裂隙與竇道。當再次妊娠時,受精卵可能通過竇道落入疤痕處的肌層內種植。隨著妊娠的進展,胚胎絨毛侵入子宮肌層,就有可能引起胎盤黏連,穿透子宮壁而引起子宮破裂、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放射科主任醫師葉志球表示。
他建議,對于有剖宮產史的婦女,再次妊娠時應警惕子宮疤痕妊娠的可能,一旦停經后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時,宜早期進行超聲或MRI檢查。當確診為子宮疤痕妊娠時,建議應盡早終止妊娠,防止子宮破裂、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疤痕處肌層薄弱,不宜馬上“刮宮”
“當確診為子宮疤痕妊娠后,要根據部位、孕囊侵入子宮壁的深度及病灶等,以及患者對生育的不同要求來制定適宜的處理方案。”葉志球告訴新快報記者,由于子宮疤痕處的肌層非常薄弱,如果盲目刮宮的話,就有可能會因血管不能閉合而導致清宮過程中出現致命性大出血,因此,一般不提倡馬上進行清宮術。
有人提議用藥物的保守治療,雖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術,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但是耗時較長,局部包塊吸收較慢;若采用開腹手術,可以在切除疤痕處妊娠物的同時,也清除與宮腔相連的腔隙或竇道,減少了再發的風險,但手術創傷大、恢復慢,也不是一個好辦法。
先介入治療 48小時后B超清宮更安全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術中出血量,同時滿足患者的生育需求呢?
葉志球表示,目前可考慮介入治療——在雙側子宮動脈灌注氨甲喋呤,同時進行雙側子宮動脈栓塞術,使藥物迅速到達孕囊局部。一方面可以阻斷孕囊血供,達到迅速殺死胚胎的目的,另一方面,藥物及栓塞劑(明膠海綿)并不會破壞輸卵管壁組織和干擾管壁修復,可有效保持其通暢,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防止孕囊破裂引起的致命性大出血。
在介入治療48小時后,可在B超的引導下行清宮術,將不可視的刮宮術變為可視的,這就可以大大地減少子宮穿孔及吸宮不全的可能。目前,王小姐已在醫生的安排下行了子宮動脈介入治療。術后1個多月,王小姐已經基本恢復。■新快報記者 余錦境 通訊員 林惠芳
下一篇:人造子宮培育胎兒?20年后可實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懷疑自己懷孕了應該注意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