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第一胎懷了沒要,第二胎懷上了想留卻留不住,第三胎、第四胎都……這種習慣性流產,讓很多女性做不成媽媽。專家指出,習慣性流產中近一半與免疫有關,其次是內分泌、遺傳等原因。
習慣性流產:連續自然流產兩次及以上
章女士和老公都在白云區工作,她在結婚后不久的2010年9月順利懷上了孩子,但不幸的是,這個孩子才懷了3個月就胎心停止了。同年12月,章女士又懷上了孩子,可這個孩子還是在3個月左右時自然流掉了。夫妻倆在多家醫院檢查,都沒檢查出自然流產的原因。最后,醫生建議做免疫檢查,發現章女士患有習慣性流產、封閉抗體缺失。針對性治療后,她終于又懷上了自己的孩子,預產期就在今年12月。
專家指出,習慣性流產在以前是指連續自然流產3次及3次以上者,但近年認為兩次及兩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就可成為習慣性流產,又常用復發性流產取代習慣性流產。有資料顯示,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更容易發生自然流產。
習慣性流產傷身易致不孕不育
專家指出,習慣性流產的臨床表現與一般流產相同,也是經歷先兆流產、難免流產、不全或完全流產幾個階段。早期僅可表現為陰道少許出血,或有輕微下腹隱疼,出血時間可持續數天或數周,血量較少。一旦陰道出血增多,腹疼加重,檢查宮頸口已有擴張,甚至可見胎囊堵塞頸口時,流產已不可避免。如妊娠物全部排出,稱為完全流產;僅部分妊娠物排出,尚有部分殘留在子宮腔內時,稱為不全流產。發生不全流產時,就要去醫院做相應的清宮處理,以免妊娠物在體內引發女性的感染問題發生。
“其實,不管是習慣性流產,還是人工流產,多次流產都會造成子宮壁損傷,輸卵管堵塞,最終容易導致不孕不育。”廣州長安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張銀娥表示,未生育過的女性如果發生兩次自然流產,準備再次懷孕前夫妻雙方應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常規檢查、內分泌檢查、子宮附件檢查、輸卵管子宮造影檢查、宮腔鏡檢查、免疫抗體檢查等,同時也要結合患者相關病史,總結病因。
免疫因素導致的習慣性流產最常見
習慣性流產的病因是相當復雜的,免疫因素是造成習慣性流產的主要因素。“根據習慣性流產發生的時間可將流產分為早期習慣性流產及晚期流產。”張銀娥表示,早期習慣性流產的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以前,一般多與遺傳因素、母內分泌失調及免疫學因素等有關;晚期習慣性流產多指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以后,多與子宮畸形、宮頸發育不良、血型不合及母患疾病等因素有關。她通過90例習慣性流產的原因研究發現,免疫因素38例,占42.22%,是造成習慣性流產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內分泌異常、遺傳因素、子宮異常等。免疫因素導致的自然流產,主要是孕媽免疫系統識別和殺傷胚胎父系抗原,導致孕育不能完成。
若是免疫因素導致的習慣性流產,一般需要進行免疫治療或激素治療,但激素治療對胎兒可能造成影響,因此醫生通常首選免疫治療,即將丈夫或第三者的靜脈血進行處理后制備成淋巴細胞,注入患者皮內。隨訪兩周、待母體內淋巴細胞毒抗體達標后進行受孕指導,妊娠期內還要堅持免疫治療至孕20周。■新快報記者 梁瑜
下一篇:節骨眼上懷了孕,究竟算不算超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胎夢,準媽媽你相信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