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眾所周知,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傳染病,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疫苗進入人體后會刺激誘發一系列免疫抗體,使人體獲得有益的免疫力,從而降低或抵制疾病病毒對自身的不利影響。然而,所有疫苗對人體來說都是異種或異體大分子物質,再加上人體的個體差異,所以某些接種對象會有一些接種副反應,如某些孕婦會引起流產或早產。
醫學上有人把孕產婦接種概括為三句話:孕前及時接種,孕期避免接種,哺乳期慎重接種。
準媽媽在懷孕前最先進行一次詳細的孕前檢查,確定有無重大疾病的抗體,對沒有免疫的可能造成重大母兒危害的疾病,先接種疫苗,如風疹,接種疫苗后3個月以后才可以妊娠。
懷孕期間,準媽媽作為一個特殊的人群,其機體功能會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而產生某些變化,這時候準媽媽的抵抗力是比較低的,不宜接種疫苗,尤其要避免接受麻疹疫苗,流行性肋腺炎疫苗、風疹疫苗(MMR)、脊髓灰質炎疫苗和黃熱病疫苗。但亦有例外。一是在懷孕期間被可疑動物咬傷,必須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甚至抗狂犬病血清。二是在新生兒破傷風高發地區,孕婦可在妊娠第4個月至分娩前1個月接種兩針,兩針間隔時間至少4周,以降低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
哺乳期間,有不少疫苗不宜接種,如流行性出血熱疫苗、森林腦炎疫苗、鉤端螺旋體疫苗、霍亂菌苗等。
總之,孕婦接種的疫苗應該是針對最常見、危害最大、免疫確實有效的疾病。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有特殊情況出現,準媽媽們應在當地防疫專家指導下,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作出抉擇。
下一篇:揭露孕婦防輻射服產業的謊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準媽媽,你有這些疑惑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