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準備做養父的準爸爸:她沒有早孕反應,一切都是樂趣。
小貼士:
漫長的等待時光過去之后,我們馬上開始忘記這段時光。就像任何痛苦的經歷,你的大腦有一個忘記苦難的奇妙的功能。我把遺忘歸因于寶寶到來后我的嚴重睡眠不足。
小故事:
我們收養了2個孩子。第一個孩子,我們足足等了7個月才見到孩子的生母。我們在家里興高采烈地布置了一間育嬰房,買齊了寶寶基本的必需品后,把房門關好了。因為我妻子沒有過生孩子的經驗,而大部分信息是官方提供的經驗。等待寶寶的過程是很熬人,后來,我們終于帶我們的女兒回家了,不只是缺少睡眠,所有一切都很可怕。從這點上說,我的經歷絲毫不比做一個生父要輕松。有一個不生孩子的妻子是件好事——對于收養孩子是個優勢。這樣你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和一個就像被巴士撞到了而渾身不舒服的妻子一起照顧一個孩子。
——安德魯(2個女兒分別20個月、33個月大)
另一個故事:
這是一個星期三,社工在工作時間給我打了個電話,“嘿,你在干什么?”我回答,“我在工作。”她繼續說,“今天你有重要的事嗎?因為一個寶寶在星期一出生了。”我問她“那么我倆被你們選中了嗎?噢,那是個男孩還是女孩?”她說,“是個男孩,我想知道你們今天能來看他嗎?”我丈夫現在在紐約,3周后才能回來。我回答她,“我今天能過來。”馬上我打電話給我丈夫,告訴他這個消息。我們就是這樣收養了第2個孩子。
——琳達(女兒5歲大,兒子2歲半)
歡迎將要做養父的準爸爸。
本書的這一節內容很重要,因為,一個收養新生嬰兒的養父在很多方面其實會與作為生父的男人們有一樣的經歷。而且,重要的是,作為一個父親,不管是養父還是生身之父,我們所擁有的共同經歷要遠比不同之處多很多。也就是說會有一些不同,比如不用照顧一個孕婦。
還有些需要顧慮的問題,比如,孩子的生母會選擇你們的家庭嗎?什么時候才能收養?孩子出生后生母會與將收養孩子的養父母們簽署主張她一定權益的協議嗎?你們是該采取開放型收養(與生母相見)還是封閉型收養(不與生母相見)方式呢?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寶寶?
答案就是:把自己當成生身父親,融入生父這個角色,這樣你就跟生父沒什么區別了。
很顯然,如果你們打算收養孩子,首先需要到一個收養組織注冊。每年約有120,000對夫妻收養孩子(來源于“兒童福利信息中心”數據),在你注冊提出申請之后有人會指導你們,但是關于一些重要事項(請見側頁框內文字),我希望這本書能對你有所幫助。
養父和生父:可共同分享的經驗
我們同享期待。
我們同享生活中要經歷的戲劇性變化。
寶寶出生后,我們都會體驗精疲力竭的感覺。
我們都會體驗如過山車般的情感起伏變化。
為了妻子,我們都想變得更強大。
在成為一個父親那一刻,我們都會感受到震撼和畏懼。
我們也同享著作為一名父親對子女的那份愛。
一個重要的事項,要想成功收養孩子需要幾個條件,首先,收養者必須接受相關部門的調查和評估。相關工作人員會對你們做出判斷,直到確信你們可以做一對好父母。另一方面,孩子的生父生母必須完全不能勝任做父母,但仍有再要孩子的能力。
事實上我們沒有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們每個人都相信自己適合做父母,而事實證明養父們確實可以勝任父親的角色。雖然也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刻,尤其是寶寶到來的第一個晚上不停啼哭的時候,你可能會想“我能做好嗎?”孩子的生父生母們也只能盲目地相信我們可以做好,但是最終你會知道自己可以——至少對你們的收養能力已經作出判斷的專家們相信你們可以。
要點回顧:
我們都是父親,不論我們是丈夫,是男朋友,還是伴侶。
下一篇:孕期該做的和不該做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少曬太陽孩子易患多發性硬化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