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雖然現在的孕媽咪都知道“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齒”的古語太夸張,但也有研究指出,孕媽咪因為體內激素及血液循環變化的原因,牙齦容易腫脹受傷,加上牙床松動,細菌容易潛藏在牙縫中,因此比一般人更容易有牙齒問題。那么,究竟孕期有哪些牙醫行為是安全且必須持續進行的?又有哪些口腔疾病的治療必須喊“停”呢?
孕期看牙YES or NO?
為了讓孕媽咪有牙病困擾時可以清楚知道可否進行治療,我們邀請了牙科主治醫師江禎基為孕媽咪一一解惑。
說明:“○”表示可以在懷孕中期進行,“×”表示整個孕期都不建議進行。
1 洗牙 ○
天天刷牙也還是要定期洗牙哦。
“洗牙”或稱“潔牙”,它在醫學上的正式名詞是“齒垢刮除術”。江禎基醫師解釋:“洗牙就是借助超聲波的洗牙機、刮牙器等工具,去除附著在我們牙齒表面與牙齦溝之間的軟、硬物質。洗牙能夠清潔平時我們無法徹底清潔的口腔部位,讓牙齒和牙周真正獲得健康與清潔。”
閱讀小幫手
1. 軟物質
軟物質即牙菌斑,它是由食物的殘渣、細菌組合而成,附著在牙齒上,會造成口臭,而且會分泌酵素和毒素破壞牙齒及其周圍組織,嚴重時就會造成蛀牙、牙齦炎。
2. 硬物質
硬物質就是牙結石,牙結石開始時是軟軟的,會因逐漸的鈣化而變硬。它是由75%的磷酸鈣、15%~25%的水、有機物、磷酸錳、礦酸鈣及微量的鉀、鈉、鐵所構成。牙結石緊附于牙齒上,不但分解毒素,并且會壓迫正常的牙齦組織,引起發炎及細菌感染。
牙菌斑和牙結石是不容易去除的,因此,即便已經做到吃完東西就潔牙的孕媽咪,江禎基醫師還是建議利用妊娠中期,也就是孕媽咪身體況狀最佳的時期,到牙科洗洗牙。
疑問解答 Q“洗牙”會不會把琺瑯質洗掉?
我們都知道牙齒表面有琺瑯質保護,用機器來洗牙不禁讓人心存疑慮:會不會傷害琺瑯質?會不會破壞牙齒的健康?江禎基醫師表示,洗牙只是利用超聲波的振動和水流沖力將附于牙齒的牙結石和牙菌斑去除,我們牙齒的琺瑯質硬度非常高,一般洗牙機器根本傷害不到它。
2 補牙 ○
齲齒要及時填補才能讓蛀牙傷害停止
補牙(齲齒填補)是蛀牙治療的一種方法。江禎基醫師解釋:“由于牙齒本身的自行修復能力很低,一旦發現齲齒,勢必要以外力來搶救,也就是將牙洞周圍的壞組織去除,然后將適當的材料填補進去,以便恢復牙齒的咀嚼能力,并防止蛀牙繼續進行。”
閱讀小幫手
蛀牙
是牙科常見的疾病之一。當牙齒的硬組織被酸性物質破壞、脫鈣形成一個腔洞,就會造成牙齒有缺洞,形成齲齒。導致齲齒的原因很多,主要與經常食用甜食或酸性食物以及不能很好地清潔口腔有關,所以,孕媽咪不要吃太多酸甜的食物,并且在懷孕期間要格外注意口腔的清潔,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研究報告
有研究指出,牙齒本身健康與否還可追溯到胎兒時期,母親在妊娠時期若營養不良(如缺鈣),會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牙齒健康,有些藥物及感染病也會造成胎兒的牙齒不健康,孕媽咪可要當心了。
上一頁1下一頁
[1] [2] [3] [下一頁]
下一篇:女性“特殊時期”防痔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懷孕期間血壓高不能馬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