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5.婆婆說坐月子不要刷牙,只要漱口就好,這樣正確嗎?
這是錯誤的觀念及習俗,因為漱口只能將口內大塊的食物殘渣漱掉,但是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包括食物殘渣、細菌及其分泌物)一定要靠刷牙才能清除干凈。如果在坐月子這段期間都沒有刷牙,很快的在二周內就會造成牙齦炎,牙結石也會形成,牙菌斑一旦鈣化形成牙結石,就沒有辦法靠刷牙的方式移除,一定要用超聲波震蕩的力量才能清除牙結石。
6.孕婦何時看牙較好?
婦女在懷孕之前看牙最好,基于孕婦的舒適與牙科治療的安全,應盡量避免在懷孕的初期與末期作治療,牙齒若有不適可請牙醫做暫時性且不太辛苦的處理。非作不可時,可于懷孕中期治療。如果必須接受牙科治療,也請放松心情,安心接受治療,因為牙醫師會衡量治療上的必需性,盡量減少X光曝露量及不必要的藥物和感染機會。
懷孕第一期(1~3個月):有時懷孕初期孕婦并不知道,而這時也正是胎兒重要器官(手腳、腦脊髓神經系統、牙齒)形成的三個月,若在此時服用不當藥物,或是接受過大劑量的放射線,可能會造成自然流產的威脅,也有可能形成畸型兒,所以大多數牙醫師在此時只作緊急處理,不會作太過激烈的處置。
懷孕第二期(4~6個月):可做侵犯性不大的牙科處理,在適當的保護下(穿鉛衣)也可以照射X光片。
懷孕第三期(7~9個月):此期只適合作緊急處理,而且要避免維持頭下腳上的姿勢太久,以免突然坐起來的時候,造成姿勢性低血壓。
哺乳期:最近許多專家提倡哺喂母乳,母乳對于孩子的健康最好,但是因為許多藥物會經由乳汁分泌,被嬰兒攝取進入體內,所以如果有哺乳時,也要告知醫師。如果非用藥物不可,最好服藥跟哺乳時間間隔4小時以上,減少藥物在乳汁中的劑量,甚至要犧牲喂奶以免影響嬰兒。
準媽媽擁有一口好牙的方法
母親在懷孕期要攝取充分的營養,蔬菜、水果、米飯、魚、肉、蛋、奶類皆要均衡攝取,才能供應胎兒牙齒所需的鈣質、磷質、維生素等等。特別是鈣質(如:牛奶、小魚之類),不但有助于胎兒發育及建立堅固牙齒,也可維護媽媽自己的健康。同時懷孕期間也要比平常注重口腔衛生。
牙醫師建議最好在懷孕前就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如果懷孕前沒有檢查牙齒,最好在懷孕中期找個時間作牙齒檢查及洗牙,以免口內有嚴重的蛀牙及牙周病,等到發生比較嚴重的癥狀(如引起牙痛或身體不適)時再尋求治療,對胎兒反而更不好。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準媽媽孕中期容易眩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準媽媽夏天防痘祛痘有妙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