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衛生部頒布妊娠糖尿病診斷新標準,標準更嚴格,更多妊娠婦女可能被列入妊娠糖尿病行列
●妊娠糖尿病癥狀隱匿,但卻會嚴重危害胎兒的發育
今年30歲的小藍懷上了寶寶。懷孕前,她的血糖很正常,身體也很健康,因此也沒有做過什么產檢和尿檢。在孕期32周的時候,她自感胎動減少,趕緊到醫院就診,經檢查及醫生確診,發現她患上了妊娠糖尿病,而且胎兒已為死胎。在醫院做完引產之后,小藍又被確診患上了二期糖尿病。
小藍在傷心之余更覺得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懷孕前明明是個健康的人,根本沒有血糖高的癥狀,怎么會患上妊娠糖尿病呢?經過醫生詳細檢查詢問才發現,原來小藍正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之一,她的父親曾經是糖尿病患者,有家族遺傳史。
該病發病率逐年上升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越來越受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妊娠期發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婦妊娠期間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異常,但不包括妊娠前已經存在的糖尿病。有研究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高達9.16%,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2011年7月1日,衛生部發布了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診斷行業標準,并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此標準最大的變化在于確診的血糖量數值標準的變化。舊標準中,糖耐量的正常數值為空腹、服用葡萄糖后1小時和2小時后,血糖值分別小于5.6mmol/L、10.3mmol、8.6mmol,任何一點血糖值異常都可以診斷為妊娠糖尿病。而在新標準中,診斷的數值更降低為5.1mmol/L、10.0 mmol/L、8.5mmol/L。數值降低意味著篩查標準更加嚴格,將有越來越多的妊娠婦女可能被列入妊娠糖尿病的行列中。
沒有癥狀難以察覺
“診斷標準變化意味著妊娠糖尿病應該引起比以往更大的重視。其實,并非以前妊娠糖尿病患者就少,而是很多人并未被發現。因為妊娠糖尿病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廣醫三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余琳說。“為什么以前我們沒有發現那么多妊娠糖尿病病人,現在數據卻不斷攀升了呢?除了診斷標準更加嚴格外,事實上是因為妊娠糖尿病具有隱蔽性,很多沒有體檢、產檢、尿檢意識或者檢查條件的孕婦,即使是自己患了妊娠糖尿病也不知情,不代表沒有患上。”妊娠糖尿病的發生機理和普通二期糖尿病有異,也沒有二期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的典型表現,因此不易被察覺。由于患上妊娠糖尿病的病人很多在妊娠前都沒有糖尿病,所以容易被忽視。
據余琳介紹,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的一般有以下幾類群體:年齡大于35歲的高齡產婦、孕前超重或過于肥胖、有糖耐量異常史和多囊卵巢綜合征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產、流產史、巨大兒分娩史、胎兒畸形和羊水過多史,這三類產婦都比較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
可嚴重影響胎兒發育
一旦患上妊娠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特別大。不僅容易出現巨大兒、小孩發育過小、胎兒腦部發育不良、肺部發育滯后、心臟發育遲緩等情況,還容易出現死胎、臨床新生兒低血糖等情況。不僅如此,懷孕的女性一旦患上妊娠糖尿病,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以及做好生活方式的干預調控,就很容易演變為二期糖尿病,且很難恢復。
糖尿病篩查不能缺課
余琳建議孕婦,無論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及二期糖尿病病史,一定要在18~22周的時候就開始做好“糖尿病篩查”,以確定是否有妊娠糖尿病,不能覺得身體毫無其他特殊病癥就掉以輕心。
面對有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余琳認為要提高她們認識到預防及治療妊娠糖尿病的重要性,要對自身的疾病有比較好的自我理解能力。要做好血糖的自我監測,進行記錄,并分析血糖波動的原因。
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飲食與運動是預防與治療妊娠糖尿病的最重要手段。但由于孕婦的特殊角色,給治療糖尿病帶來了困難:既要保證能量攝入平衡,保證母親、胎兒的生理需要,又要有效控制飲食。所以專家建議,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最好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孕前體重、孕期增重及運動強度消耗等來制定飲食方案,合理安排餐次,盡量少吃多餐。孕婦一定不要多睡少動,還是要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如散步等。早期的輕度患者可以通過飲食及運動進行血糖調控,但是如果程度較重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文/記者黎蘅 通訊員黃賢君
下一篇:孕期陰道炎會帶來哪些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婦科醫生為孕期陰道炎患者支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