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許多準媽媽會在懷孕期間出現牙齦出血、齲齒、牙周病、妊娠期牙齦炎等問題,即使牙疼得影響進食、刷牙,甚至坐臥不寧,也只采取放藥棉、藥物漱口等簡單措施,而不肯及時就醫。究其原因,是擔心打麻藥、鉆牙、吃消炎藥等會對胎兒有影響。那么,究竟該如何面對孕期的牙齒問題呢?
懷孕了,牙疼,必須及時就診。當然,妊娠前3個月及后3個月應盡量避免任何形式的牙科檢查,若懷孕后出現牙科疾病,應盡量選擇在孕中期進行治療。如孕期第5個月時可作牙科檢查或接受洗牙、補牙等牙科治療。較復雜的牙科手術,如拔除智齒、牙根尖手術等則應盡量推遲到產后再做。
需要警惕:孕媽媽不可自作主張亂吃藥。比如,平時牙疼的時候醫生會開漱口水,讓我們在家進行簡單的消炎,孕媽媽也許覺得這漱口水漱完就吐掉了,應該很安全。但這對于孕媽媽卻是很危險的事,因為現在市面上漱口水品種繁多,所含的成分與功效各有不同。孕媽媽千萬不能使用含有丁硼、硼砂以及抗生素的漱口水、牙膏。遵醫囑對癥下藥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去專業的婦產科醫院的口腔科就診。醫生會幫你進行口腔問題的判斷,包括問題的定性、后續治療的建議等。同時,擬定針對孕媽媽的治療、用藥方案。
孕期牙齒保護要點
* 營養均衡,媽媽寶寶的牙齒更健康
懷孕期間,媽媽要攝取充分的營養,蔬菜、水果、米飯、魚、肉、蛋、奶類皆要均衡攝取,才能供應胎兒牙齒所需的鈣質、磷質、維生素等。特別是鈣質(如牛奶、小魚之類)的吸收,不但有助于胎兒身體發育及牙齒的發育,也可維護媽媽自己的健康。
如果進食酸性食品過多,可導致血液酸度增高,這對胎兒牙胚的發育、鈣化不利。而孕期食糖過多,會消耗大量母體內的鈣質,并殃及胎兒,會阻礙其牙胚發育,鈣化不全,將來寶寶易患各種牙病。因此,孕媽媽每日進糖量應控制在50克以下。
* 刷牙、漱口需更仔細
孕媽媽在刷牙時應使用軟毛牙刷,順牙縫刷牙,清除食物殘渣,盡量不碰傷牙齦。除用牙刷清潔之外,也可以使用牙線來清潔牙縫中不易清除的牙菌斑。另外,吃完東西后要及時漱口,保證口腔清潔。
不少孕媽媽由于孕期口味改變,喜歡吃帶酸味兒的零食,如果忽略口腔衛生,致齲菌就會利用食物殘渣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所以提醒準媽媽在吃完酸、甜食品后及時用清水多次漱口,以降低牙齒所受的傷害。另外,孕吐現象中倒流的胃酸也會傷害牙齒(尤其是舌側的牙齒),因此孕吐之后也需及時用清水多次漱口。
下一篇:如何巧妙應對孕期便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夏天孕媽咪拉肚子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