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孕婦因妊娠期母體內血容量的增加和胎兒的發育需要,整個孕期需要1000毫克鐵(比非妊娠女性增加15%~20%),如果不注意補鐵,通常從孕中期開始(20~24周左右),出現缺鐵性貧血癥狀的孕婦就開始多起來。在我國,有近三分之一的孕婦會出現缺鐵性貧血,嚴重的可引起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等情況。
很多孕婦常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吃了很多含鐵豐富的食物,為什么還會出現貧血?原因是,食物中的鐵沒有很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鐵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非血紅素鐵,它來自于蔬菜、谷物等植物性食物。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植酸、草酸、磷酸和膳食纖維等,吸收率很低,僅為3%左右,如大米為1%,小麥為5%,大豆7.5%,菠菜2%。另一種是血紅素鐵,它來自于含動物性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和血等,比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要高很多,吸收率為20%~25%。在膳食中,鐵的平均吸收率在10%左右。也就是說,你補充了30毫克的鐵,但能被人體吸收的只有3毫克而已。而孕期的鐵需要量大大增加,我國對孕期鐵的推薦量為25毫克-35毫克。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缺鐵性貧血的孕婦如此多了。
為了預防孕期貧血,女性在孕前及孕早期,就要多吃瘦肉、家禽及血(鴨血、豬血)、蛋類等富鐵食物。吃含草酸多的蔬菜(例如菠菜、空心菜、韭菜等)時,可先用開水焯一下,使草酸溶于水中,這樣影響就少多了。最好同時吃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B2的蔬菜水果,如油菜、菜花、青椒、西紅柿、橙子、獼猴桃等,以及注意優質蛋白的攝入,以增加鐵在腸道中的吸收。
食補加上服用吸收率高的鐵劑,是預防和糾正貧血的最佳途徑。口服鐵劑容易出現便秘、惡心等胃腸道癥狀,所以不要盲目選擇,建議聽取專業醫師或營養師指導,原則上推薦利用率高、副作用小的鐵劑,如雙甘氨酸亞鐵、卟啉鐵等。服用鐵劑的同時,仍需要吃些紅肉,因為其中的肉類因子可以促進鐵的吸收。邵玉芬(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著名孕產營養專家)
下一篇:孕期口味會傳孩子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飲食+中醫的調養秘方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