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臨床上常見女性在孕期因自覺外陰瘙癢、灼痛,白帶增多而去醫院檢查,被診斷患有念珠菌性陰道炎。該如何用藥才不至于對胎兒有影響?
念珠菌性陰道炎是生殖期婦女常見的外陰和陰道炎癥之一,其主要癥狀是外陰瘙癢劇烈,伴有灼痛,白帶增多且常呈白色豆渣樣或凝乳狀。一般來說,念珠菌性陰道炎多見于妊娠期婦女。這是由于妊娠期婦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較非孕期增高,使陰道上皮的含糖量增加,導致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和生長。若加之其它因素,如穿化纖內褲,或外陰部衛生不到位,或使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等,其感染率則會更高。在臨床上,妊娠中晚期合并念珠菌性陰道炎者必須及時診治,以免導致妊娠并發癥,如早產、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兒真菌感染等。首先,患者應注意選擇對胎兒毒性小的抗念珠菌藥物。其次,要做到治必徹底,預防復發。再次,患者必須積極消除導致念珠菌性陰道炎復發的誘因,穿寬松、透氣性良好的棉布衣褲,避免使用大劑量激素或抗生素,重視會陰部保潔和防治糖尿病等。此外,在治療期間,妊娠期婦女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注意勤換內褲,最好一日一換,并將換下來的內褲用開水燙洗。2. 絕對避免性生活。若丈夫也有念珠菌感染應同時進行治療。3. 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并規范應用抗真菌藥。4. 以陰道用藥為宜,重癥患者可延長療程,但盡量不要選用口服抗念珠菌藥物,以使藥物對胎兒的影響降至最小。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