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診治了一例孕婦因進補而發生食物性腸梗阻的病例。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胃腸外科褚忠華副教授提醒廣大孕媽,進補需有度,過度進補易引發食物性腸梗阻。
名醫簡介:褚忠華,男,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特約編委,嶺南現代外科雜志編委。
小劉懷孕36周,婆婆為給她補補身子,特意做了紅燒豬蹄。可小劉吃后突然覺得肚子疼,家里人都誤以為她將要分娩,于是急忙把小劉送往醫院。可到醫院后,產科醫生檢查孕婦宮頸未開,沒有一點即將臨盆的跡象。由于孕婦不停嘔吐,沒有排氣排便,醫生初步診斷為其他原因引起腹痛。后經胃腸外科醫生會診,加上一系列檢查,確診為妊娠期腸梗阻。
孕后腸蠕動減慢易便秘食物難消化堆積于腸管內
褚忠華副教授說:“其實懷孕本身不會引起腸梗阻。但孕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使得腸管平滑肌張力降低,腸蠕動因此有所減慢,再加上懷孕后易便秘,糞塊堆積在結腸和直腸內,增大了子宮對腸管的壓迫作用,這幾方面的影響都可能成為腸梗阻的輔助性因素。小劉受妊娠生理改變的影響,胃腸蠕動有所減慢,加上一次性進食大量高蛋白食物,造成食物難以消化吸收,堆積在腸管內。據小劉訴說,她加上平時缺乏運動,使腸蠕動更加緩慢,因此發生過度進補造成食物性腸梗阻的情況。
褚忠華副教授補充,妊娠期、分娩期和產褥期均可發生腸梗阻,但臨床發現,妊娠16~20周子宮升入腹、妊娠32~36周胎頭降入盆腔、或產后子宮突然縮復腸袢急劇移位,這三個階段,婦女更容易發生腸梗阻。
妊娠合并腸梗阻多伴腹痛、嘔吐,無排便
褚忠華副教授說,妊娠期腸梗阻的癥狀與非孕期腸梗阻基本相似,但由于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宮占據腹腔,腸袢移向子宮的后方或兩側,或由于產后腹壁松弛,所以體征不明顯、不典型。當妊娠合并腸梗阻時,多數患者會出現持續性或陣發性腹痛伴嘔吐,以及肛門停止排便和排氣。由于孕婦本身腹腔空間減少,出現腹脹后,腹腔壓力增大,加上妊娠帶來心肺負荷增加,因此,一旦發病,病情發展可更快更嚴重。褚忠華副教授提醒說,孕婦如若出現腹痛、腹脹,以及肛門停止排便、排氣時,應高度警惕腸梗阻,并立即到醫院檢查、治療。
妊娠期腸梗阻可導致生理紊亂
褚忠華副教授強調,妊娠期腸梗阻對母嬰來說是都是一場嚴重的并發癥,腸梗阻不但可引起腸管本身解剖與功能的改變,還可以導致全身生理紊亂。因為妊娠期子宮增大,增大孕期腸梗阻的診斷難度,加之孕期醫患醫患雙方對放射線檢查、麻醉、手術等謹慎考慮,導致診斷和手術經常延誤,致使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率增加。
孕期適當運動預防食物性腸梗阻
由于臥床多、活動少會增加食物性腸梗阻的機會,褚忠華副教授提醒廣大孕婦,懷孕期間一定要注意適當運動,散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飲食方面,孕婦應多吃些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的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少吃動物性食物,尤其不要吃太多高蛋白且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肉類食品可煮至熟爛后再吃。對一些不易嚼爛、易形成團塊的食物,如糯米飯、年糕、粽子、湯圓、動物筋膜、肌腱等,要盡量少吃。特別是經常便秘者,平時更應多活動、多飲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藥物。此外,積極防治各種孕期并發癥,也是預防食物性腸梗阻的重要舉措之一。
下一篇:孕期出行怎樣才能安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期多熱需注意,中醫保養亦有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