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胎動類型
翻身運動:指胎兒軀干的左右轉動。平均持續3~30秒,動作強。孕婦可有翻滾、牽拉的感覺。
四肢運動:簡單運動為單一的胎兒四肢運動,如拳打、腳踢。其動作強,時間短,為1~15秒。孕婦可有踢、猛動、跳動的感覺。
短促的高頻率運動:為單純肢體或胸壁的活動。其力量弱、時間短,通常都在1秒以內,孕婦可感到胎兒顫動、弱的蠕動或打嗝。打嗝是一種胸壁的運動,每天1~4次,每次持續1~13秒。胎動受外界的影響較大,如孕婦運動則胎動次數減少,如強聲、強光、觸摸腹部、服用葡萄糖,則可增加胎動。妊娠晚期常用胎動計數作為家庭自我監護的一項內容。
定時數胎動
定期產前檢查和胎動計數都是監護胎兒的手段。從孕20周開始準媽媽就能明顯感覺到胎動,故從這時候開始就可以定時數胎動了。一般來說,在正餐后臥床或坐位計數,每日3次,每次1小時。每天將早、中、晚各1小時的胎動次數相加乘以4,就得出12小時的胎動次數。如果12小時胎動數大于30次,說明胎兒狀況良好,如果為20~30次應注意次日計數,如下降至20次要告訴醫生,作進一步檢查。當妊娠滿32周后,每次應將胎動數作記錄,產前檢查時請醫生看看,以便及時指導正確記錄及做及時的處理。當胎兒已接近成熟,產后能夠存活時,記錄胎動次數尤為重要。如果1小時胎動次數為4次或超過4次,表示胎兒安適;如果1小時胎動次數少于3次,應再數1小時,如仍少于3次,則應立即去產科看急診以了解胎兒情況。
孕婦情緒與胎動
人的個體差異在胎兒期就已顯露出來,有的文靜,有的活潑,這既與先天神經類型有關,也與胎內外環境有關。正常情況下胎動多是好事,不但告訴你胎兒發育正常,而且也預示著出生后孩子的抓、握、爬、坐等各種動作將發展較快,但須注意,孕婦的情緒過分緊張、極度疲勞、腹部的過重壓力等,都可使胎兒躁動不安,產生劇烈的活動,這種反應是不好的征兆,它不但引起流產、早產,而且易出現胎兒畸形或給出生后嬰兒的行為帶來不良影響。
據調查,妊娠4~10周內孕婦情緒過度不安,可能導致胎兒口唇畸變,出現腭裂或唇裂。
孕婦精神狀態的突然變化,如驚嚇、恐懼、憂傷、嚴重的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過度緊張,能使大腦皮質與內臟之間的平衡關系失調,引起循環系統紊亂,導致胎盤早期剝離,甚至造成胎兒死亡。另外,孕婦情緒不安時,胎動次數會較平常多3倍,最多達正常的10倍。如胎兒長期不安,體力消耗過多,出生時往往比一般嬰兒體重輕1千克左右。如孕婦與人爭吵后3周內情緒不好,在此期間,胎動次數較前增加1倍。母親在孕期的情緒長期受到壓抑,嬰兒出生后往往出現身體功能失調,特別是消化系統功能容易出現紊亂。
母親與胎兒神經系統并無直接聯系,為什么母親懷孕時情緒不好會影響胎兒呢?這是因為母親情緒刺激能引起自主神經系統的活動,從而釋放出乙酰膽堿化學物質,還可引起分泌的變化,分泌出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激素,所有這些物質都通過血液經胎盤和臍帶進入胎兒體內,從而影響其身心健康。另外,神經高度緊張使孕婦大腦皮質的興奮性增強,致使大腦皮質失去與內臟的平衡,也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胎動偶爾減少的原因
胎動偶爾減少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當胎兒安靜或睡眠時胎動較少。孕婦最好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里數胎動,以便保證計數的準確。有時輕輕拍拍腹部或吃一些東西,胎兒就會醒來,這時再數胎動,才比較準。
服用鎮靜藥的孕婦胎動會有所減少,停藥后能恢復。
當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胎兒有慢性缺氧時,胎動會減少,就像人有病不愿多活動一樣。缺氧嚴重時胎動消失。
下一篇:金喜善懷孕日記:我聽到胎心跳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準爸爸,小事也可以有巨大的效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