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256只基金陸續退場,還有多只產品拉響“警報”
分類: 最新資訊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1-13
閱讀 :187
延續2023年的震蕩行情,A股市場步入2024年后仍接連下挫,甚至一度刷新近一年低位。在股市賺錢效應減弱的背景下,基金持有人贖回離場導致基金縮水的情況屢見不鮮,不少基金產品拉響清盤“警報”,甚至有部分產品已經進入清算程序。Wind數據顯示,2024年1月11日,近一年來已有超過250只基金排隊退場。這也意味著,在過去一年中,每一個交易日至少有一只基金產品按下“暫停鍵”。另一方面,記者注意到,近來還有多只基金產品發布調整基金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背后原因大多直指大額贖回。贖回舉動增加清盤風險2024年1月11日,浙商匯金卓越優選3個月進入清算程序,其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在1月9日表決通過了關于終止該產品的議案。作為一只大盤價值風格型的股票型FOF產品,浙商匯金卓越優選3個月成立于2020年5月,截至2024年1月9日時的總回報為-26.99%。這是2024年開年以來退場的第4只基金產品(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1日,工銀中證京津冀A于1月10日步入清算環節,匯添富民豐回報A、海富通惠增一年定開A則同在1月2日雙雙退出市場。拉長時間來看,Wind數據顯示,以基金到期日計算,截至2024年1月11日,近一年來已有256只基金宣告退場。其中,有超過一半的基金產品正是因“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而清盤退場,即在基金合同約定的時間內,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或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從產品類型來看,受A股市場影響較大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占據絕大部分,合計有195只,占比超過75%。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清盤的產品中,于2020年至2022年時成立的產品占了近“半壁江山”。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基金產品處于“清盤”邊緣。如1月11日寶盈祥澤A發布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1月9日日終,該基金已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的情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至少有20只基金產品拉響清盤“警報”,并發布了“連續低于5000萬元的提示性公告”預警,其中權益類基金的數量不在少數,有些甚至是不乏成立不足一年的次新基金。例如工銀中證消費龍頭ETF1近期發布公告稱,截至1月9日日終,該基金的基金資產凈值已連續45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而公開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23年10月19日,運行至今不足半年。另一方面,記者也注意到,近來有多只基金發布調整基金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華泰柏瑞穩健收益A在1月10日公告稱,因1月9日發生大額贖回,為確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額凈值的小數點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響,提高該基金D類份額凈值精度至小數點后八位。這并非個例。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最近一個月,至少有40只基金陸續發布提高基金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這背后原因大多都是“發生大額贖回”,產品份額將凈值精度提高至小數點后八位或后六位。“提高基金凈值的精準度,是應對因巨額贖回產生的凈值暴跌的一種方式。”一位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與記者交流時表示,若按照保留小數點后四位的凈值四舍五入計算,巨額贖回就會導致實際上多贖回或少贖回的情況而影響剩余份額的凈值。因此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基金公司采取提高精度的方式確保凈值不會出現異動。震蕩市下如何看隨著近兩年來極致化行情的震蕩,基金市場的“迷你”基金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Wind數據顯示,在全市場已有數據的11512只基金產品中,基金規模低于5000萬元清盤“紅線”的基金產品(不同份額合并計算)有1279只,占比已經超過一成。其中在2023年成立的次新產品就有312只,從基金類型來看,權益類基金占據大頭,占比超過七成。被動指數型基金是“迷你”基金的“重災區”,數量最多,達30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也分別有252只、240只。三者合計占“迷你”基金總量的六成以上。“業績問題是基金清盤的根本原因所在。”華東一位基金投研人士對記者表示,近年來市場震蕩,基金產品收益率不佳,投資者體驗不好而導致贖回量增加,觸及清盤線的產品數量也在增加。不過除了業績表現,清盤還有是否符合投資者當下的配置需求、持續營銷能否跟上等其他原因。在另一位基金人士看來,誠然業績不佳是產品淪為“迷你基”的重要原因,但震蕩市同樣會增加基金淪為“迷你基”甚至被迫清盤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三年中,由于發行市場低迷之時,有多家基金公司選擇通過發起式基金進行布局。例如,在2023年時,全年成立的基金全稱中含有“發起式”的產品共有近400只,占年內新基金成立數量的30%以上。而在這些產品中,有超過7成產品的成立規模不足5000萬元。也就是說,這些產品剛成立就已步入“迷你基”行列,清盤壓力可謂如影隨形。若業績表現和產品持營未能吸引投資者,步入清盤“預備役”可能只是時間問題。那么,站在當前時點,A股市場還具有吸引力嗎?“A股市場的疲弱主要是市場情緒低落,信心不足。但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性價比極高。”華南一位基金投研人士表示自己持樂觀態度。在他看來,2024年A股大概率呈現震蕩反彈的走勢。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而海外增長具備一定壓力,降息周期將會開啟,行業配置上需要去關注代表著經濟結構轉型,也代表著中長期產業趨勢的新質生產力方向。“A股市場在經歷了連續的回調整理后,各方向近來已經迎來了一定的程度修復。”前述華東投研人士則對記者表示,不過由于市場量能持續萎縮,對于熱點爆發后的延續性仍不宜抱有過高期望,仍先以輪動結構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