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年輕女性一旦有性生活3年,就應篩查宮頸癌
宮頸癌的發病年齡有兩個峰值:35~39歲、60~64歲,因此,醫學上將小于35歲的患者稱之為“年輕宮頸癌患者” 。然而,本地專家表示, 這只是過去的數字,現在臨床上發現,年輕女性患上宮頸癌的人數顯著增多,且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初診時已經是宮頸癌中晚期。專家提醒,宮頸癌是目前唯一明確病因的婦科癌癥,其病因為高危型HPV病毒持續感染所致。女性若太早發生性行為,加上性生活不潔、多性伴侶等因素,會增加罹患宮頸癌的風險。
解放軍第458醫院婦產科主任萬蘭主任醫師介紹,現在的宮頸癌患者越來越年輕化。萬蘭的相當一部分患者才30歲左右,而宮頸癌是一種慢性病,從癌前病變到宮頸癌的過程要持續2~10年,以此推算,患者在20歲期間就開始過性生活,甚至有的更早。
研究發現,初次性生活年齡低于15歲,患上宮頸癌的幾率為正常人的10倍。萬蘭解釋說,初次性生活的年齡在未成年之前,都屬于過早有性生活,是不提倡的。因為少女的宮頸組織細胞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抵抗疾病能力差,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病。所以,如果少女還未發育成熟時便開始性生活,而性生活對象是HPV攜帶者時,這種病毒會被感染到少女尚未成熟的宮頸組織上。目前研究表明,95%以上的宮頸癌病人攜帶HPV,它是導致宮頸癌的罪惡元兇。
萬蘭說,完全避免性生活是不現實的,健康性生活很重要。首先,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性教育,讓青春期的女孩子了解這些危害,避免過早性生活。其次,避免與“高危”男子性接觸,“高危”男子指患有包皮過長、陰莖癌、前列腺癌或他的性伴侶曾患宮頸癌的男子。此外,一旦有性生活,應該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比如使用安全套,能比較有效阻擋病毒避免感染HPV,“但是安全套也不是萬能的,它未必能完全避免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最好的辦法還是保持健康的性生活。”
“等到有一系列癥狀再去檢查治療,就已經晚了。”萬蘭表示,定期檢查是女性遠離宮頸癌的一道“護身符”。建議年輕女性一旦有性生活3年后,就應該每年都進行1次宮頸細胞學檢查,或每3~5年進行一次細胞學和HPV的聯合篩查,既往篩查正常的到65歲后,就可以不用篩查;如果是在平常的篩查中出現不正常,應馬上就醫進行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和活檢。(記者莫冠婷 通訊員吳燕玲、謝瓊)
下一篇:多做家務,不易患婦科腫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科學家研發水凝膠避孕套:比不戴套更有快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