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眾所周知,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是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唯一、最安全和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其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外,還含有許多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子。母乳喂養不僅能滿足嬰兒的體格生長發育,還能促進智力發育,有利于心理成長;母乳喂養的嬰兒免疫發育好、抗病能力強、成年后的“三高癥”(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發生率低;另外母乳喂養可使母親乳腺癌的發生率降低。
但是,近年來我國母乳喂養率持續降低,全國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比率低于50%。國家計生委2014年數據顯示,我國不足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農村為30%,城市僅為不到16%,不僅較上世紀90年代明顯降低。相比之下,中國媽媽們“海淘”洋奶粉的大國,比如新西蘭、丹麥等歐洲國家,母乳喂養率卻在95%以上。
日前,由吳圣楣教授、陳同辛主任醫師領銜,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承擔,附屬新華醫院等共同參與的“中國人母乳成分分析及相關功能研究”項目通過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組織的專家鑒定,并獲得上海醫學科技進步獎。
國內首次深入、廣泛、系統地分析我國母乳中成分含量
該項目研究從1995年開始,歷經20年,對中國人母乳組成成分、動態變化、影響因素以及功能分子等開展一系列研究,終于揭開了中國人母乳成分“指紋”的神秘面紗,構建了目前國內最為完善的母乳研究理論體系,并初步建立了中國人母乳成分數據庫,打破了國內長期依賴國外母乳研究數據的格局。
項目組在國內首次深入、廣泛、系統地分析我國母乳中成分含量,成功定量出133種營養素和功能成分,建立了屬于中國人的母乳成分數據庫(即母乳成分“指紋”)。特別在對母乳中的防御素、烷氧基甘油、乳鐵蛋白等成分的研究均為國際或國內首創。該研究還對初乳、過渡乳和成熟乳的母乳成分進行了定量分析,探討了母乳成分的動態變化;同時就免疫調節、抗菌活性、腸道菌群、脂質代謝、腸道發育、體格發育、智力發育、泌乳、防治過敏、SLC30A2基因等方面對母乳成分功能進行了研究。研究將為制定我國嬰幼兒喂養指南,修訂嬰幼兒營養素適宜攝入量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不僅如此,中國人母乳成分數據庫的建立和成分功能研究,將為研制功能性配方食物、制定嬰幼兒配方食品分段標準、指導輔食添加、嬰幼兒營養干預等提供科學的依據。
孕前超重的母親,其成熟乳中鋅含量降低
該項目系列研究中對中國上海地區母乳中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進行了分析。與國外相比,上海地區母乳中脂肪酸含量偏低,提示產婦應該適當增加脂肪的攝入量。此外,中國人母乳中亞油酸和α亞麻酸含量較高,而軟脂酸和硬脂酸含量較低,這可能與我國母親膳食中素食所占比例較國外大有關。關于脂肪酸的研究結果表明,母鼠孕期和哺乳斯補充DHA和LNA能夠明顯提高其血和乳汁中的DHA含量,且顯著提高仔鼠腦和血中DHA的含量,并促進仔鼠的智力發育。另外,已知母乳喂養是預防過敏的最佳措施,除了因為母乳中的蛋白質是同種蛋白,不易引起免疫反應外;更重要的是,母乳中含有外源性蛋白質片段(即肽段),推測這些外源性蛋白質片段可能誘導了機體免疫耐受,從而達到預防或緩解過敏作用。
該項目還探討了母乳中相關成分含量變化的影響因素。陳同辛指出,乳成分在整個泌乳期處于持續的變動中,最大的變動在分娩前后的幾個小時內。嬰兒的生產方式影響泌乳時間,剖宮產的母親由于產后嬰兒不能及時吮吸乳頭,其泌乳時間可能被延遲,由此可能導致初乳成分發生相應變化。孕前或產前肥胖的孕婦其母乳中的相關成分含量也不同。MBI是國際上常用稱量人體胖瘦程度和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研究發現,孕前BMI越高,初乳中hBD-1濃度越低。另一方面,孕前超重(BMI大于24)的母親,其成熟乳中鋅含量降低。
母乳4攝氏度保存不宜超過48小時
研究還發現,不同保存條件對母乳中相關成分含量影響也不同。研究顯示,母乳4攝氏度保存不宜超過48小時,如需長時間保存需要選擇-20度或-70度。另外,新鮮采集的母乳中含有細菌,但是均為條件致病菌,且菌落數在安全范圍內。
該項研究成果在國內為提倡母乳喂養起到了積極重要的促進作用。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喂養周,醫生呼吁,媽媽應充分認識到母乳的營養價值,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堅持哺喂母乳。而社會各界也應為哺乳媽媽提供一定的條件,如為“背奶族”媽媽提供時間和場地以及保存母乳的設備,公共場合設置母嬰室等,讓母乳喂養更有條件得到推廣,也為哺乳媽媽提供更多支持。
下一篇:高齡女性備孕難逃這些難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凍卵”真能成為高齡女的生育“出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