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閱讀提示|近日,香港女影星鐘麗緹自曝因為服用避孕藥,導致患上卵巢瘤。消息一出,部分網友發帖表示:“避孕藥不能吃,我們小心點。”一些女性甚至對避孕藥產生了余悸和恐懼的心理。避孕藥真的會造成卵巢瘤嗎?服用避孕藥有什么風險?對此,各方專家表示:現階段服用避孕藥很安全,避孕藥與患卵巢瘤無任何關系。合理服用避孕藥反而會降低卵巢癌的發病率。
引起卵巢瘤因素很多,避孕藥除外
河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張菊新表示,人在一生的不同階段,卵巢瘤的發病類型和原因是不一樣的。在生育階段和青春期,生理性的囊腫、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畸胎瘤三種癥狀較為常見。在年老絕經期,卵巢也會有一些腫瘤性疾病。一般而言,排完卵后形成的黃體可能會形成生理性的囊腫。這種囊腫過兩個月左右就會自動消失,患者注意觀察即可。如果卵巢出現腫瘤的同時,還伴有痛經現象,則要防范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老年人在絕經后,卵巢卻沒萎縮,這有可能是卵巢腫瘤的預兆。
鄭大三附院婦科主任醫師郭玉琪指出,卵巢瘤還可能跟基因遺傳有關。“但無論是什么原因,都不可能是由避孕藥引起的。”她說,“避孕藥用了這么多年都非常安全,不能因為有一個人發生了卵巢瘤而說是吃避孕藥引起的,這僅僅是巧合罷了”。
避孕藥會降低卵巢癌發病率,需合理攝入
兩位專家都表示:避孕藥不僅不會導致卵巢瘤,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卵巢癌的發病率。“因為卵巢每次排一個卵,卵巢表面都會有一個破口,吃避孕藥可以抑制排卵,進而保護卵巢。”不過,張菊新也提到,不能為了防止卵巢癌而刻意攝入避孕藥,因為避孕藥是由大量孕激素配有少量雌激素組成的,對身體難免會有副作用,特別是高血壓、高血脂、年齡大的人,在吃避孕藥時都要注意預防血栓。
此外,大量服用雌孕激素,容易產生過度卵巢刺激綜合征,造成卵巢囊腫。一般情況下,在40歲以內合理攝入避孕藥還是很安全的。
“避孕藥是人們防范意外懷孕的理想措施。”郭玉琪說,“意外懷孕后,人流之類的補救措施反而會對身體有更大的損害。”她還建議,常規避孕藥在晚上睡覺之前吃為佳,一天吃一片即可,這樣可以避免刺激胃部。
卵巢瘤可預防,定期孕檢是關鍵
郭玉琪說,性格內向、經常抑郁生氣的人,免疫系統容易失調。這部分人患腫瘤的概率要高于常人。另外,40歲以后的人、家族中有相關病史的人,也更容易患卵巢瘤。
“但卵巢瘤不是不可避免,各個單位一般女員工體檢都要每年一次,這就能有效發現并預防相關婦科疾病。”郭玉琪指出,卵巢瘤的發現和預防,主要是依靠體檢。一般情況下,成年女性每三個月到半年就要去醫院做一次B超,這樣就能看出來卵巢里長沒長腫瘤之類的東西。
她說,由于卵巢瘤長在女性盆腔深部,所以僅僅靠感覺,卵巢癌早期很不易被發現。但每三個月到半年做一次B超,就很容易發現腫瘤了。
兩位專家說,通常而言,一個細胞轉化成癌細胞需要5~7年的時間。所以,每年固定體檢,可以看到腫瘤的生長情況,這對防治卵巢瘤甚至是卵巢癌,都具有重要意義。□記者李曉敏實習生李鵬程
下一篇:避孕套8個健康秘密你知道幾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毀男不倦避孕3法,你還敢試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