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產后調養要講究科學方法,不能沿襲有違科學的老習慣,如“坐月子”不許洗頭、洗澡、不許刷牙漱口、不許下地活動,不許梳頭、剪指甲等。
(一)適當活動
正常情況下產后24h可起床活動,并逐日增加起床的時間和活動范圍,堅持產后體操,應避免重體力勞動,以防止子宮脫垂。
適當運動,在你醒過來的時候不要躺在床上一動不動,而應臥床休息與適當運動相結合,分娩次日就可在床上翻身,半坐式與臥式交替休息,以后可在床旁及房間走動,并做產后體操,以保證健康及盡早恢復體型,也可減少便秘。
(二)適宜的環境
產婦及嬰兒的居室應清潔明亮,安靜宜人,通風透氣,空氣新鮮,冬天溫暖,夏日清涼,溫度適中。尤其夏天應慎防中暑,但同時開窗通風時,應避免對流風,產婦要避開風口,不能用電風扇或空調直吹,以防母嬰受涼感冒。應避免過多親友來客人室探望,以保證母嬰休息,防止空氣污濁,帶人病菌。
(三)個人衛生
正常分娩后,產婦可以洗頭、洗澡(宜在分娩后3—7天開始)、刷牙(要注意用溫水漱口);冬季每隔兩三天揩揩身,夏天洗淋浴,不可盆浴,無論冬夏沐浴后均應擦干頭發和身體,以免受涼。洗澡之外,應勤洗外陰;洗頭、洗腳用溫水不會落下產后病;指甲要常剪,以免損傷嬰兒柔嫩的皮膚。
(四)會陰護理
分娩時,由于胎兒的壓迫及助產時的操作,會陰部常發生充血水腫,甚至有撕裂或側切傷口,加上產后惡露的不斷排出,若不注意加強護理,常易引起感染。酋先,產婦應注意會陰部清潔,產后可用溫開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并在每次大便后洗1次,每沖洗后都要更換會陰墊,會陰墊要用經過消毒的,并要勤洗勤換。會陰水腫時,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或用紅外線照射,如會陰傷口發生感染,應給予全身抗炎治療及局部處理。產后6~8周內,惡露未凈時,不可性交。
(五)防止產褥感染
產褥感染是指由于細菌侵入陰道而引起的,是產婦產后較易患的比較嚴重的疾病,也是引起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產后2周以上,惡露依然出血如月經量,應即就診,不可拖延。產婦發生產褥感染后,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表現出來的癥狀也不一樣,有會陰裂傷和縫線傷口感染、陰道感染、子宮內膜感染等。一旦發生感染,須立即治療,以免擴散。特別是產后出現體溫升高,不要自以為感冒而忽略,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去檢查。為防止產褥期感染,要注意預防。
(六)注意乳房衛生
每次哺乳前用清水或2%硼酸水擦凈乳頭。定時喂奶,多余奶用吸乳器吸出或擠出。不要讓小兒含著乳頭睡覺,否則乳頭浸軟易破裂。如乳頭破裂,涂以50%魚肝油乳劑,吹干,在Ⅱ甫乳前洗去。如哺乳時疼痛厲害,可用玻璃奶罩,不讓嬰兒直接吮吸,或把奶汁擠出來喂嬰兒。
(七)調整情緒
產后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由于胎兒娩出后,體內的激素水平下降,有些產婦會情緒波動,再加上分娩后的疲勞,惦掛孩子夜間哺乳等,導致有些產婦情緒低落,憂郁哭泣。此時一定要及時進行自我調節,克服自己的低落情緒。
(八)充分休息
產婦分娩的第1周,不論何時均要做到,能睡就去睡,不要以為應該節省些睡眠的時間去,h做以前沒有時間做的許多事情。哺乳的母親在時間上要與嬰兒同步,孩子睡覺時應抓緊休息,這樣既可得到充分休息,又可保證足夠的乳汁。
(九)產后營養
產婦產后康復和喂養寶寶,均需要豐富的營養。因此,飲食營養十分重要,適當多餐,1日5~6次為宜,二F稀搭配,葷素搭配,清淡適宜,調護脾胃,促進消化。營養合理、平衡。不要只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而要食譜廣。蔬菜、水果中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在食譜中也應占適當的比例,應多吃流食或半流食。不挑食,不貪食,在整個坐月子期間飯菜應多樣化,粗、細糧搭配,葷、素菜夾雜,以寓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鈣、鎂)為要。
下一篇:新手媽媽如何應對產后挑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看看產后面臨的麻煩事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