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貝降臨,本是喜事,可麻煩事兒接踵而來,就讓人苦惱了。
“老公,我好難受——”
“你不都生下孩子了嗎,怎么還難受?”
“我周身都覺得痛,乳房呀,腰呀,腹部呀,各個部位都疼,而且還拉不出來……”
是的,別以為孩子從媽媽肚子里爬出來了,一切就萬事大吉了。
媽媽生完孩子后,會面臨很多因分娩而帶來的生理上的麻煩,幫媽媽解決這些麻煩事,迫在眉睫!
麻煩事一:乳房疼痛
分娩后,在腦垂體前葉釋放的催乳素作用下,乳腺開始分泌乳汁。剛開始泌乳時,乳房可充血腫脹,有堅硬結節,局部皮膚發熱。同時由于靜脈和淋巴管的瘀積,可出現腋下淋巴結腫脹。
解決辦法:洗凈雙手后握住整個乳房,均勻用力、輕輕從乳房四周向乳頭方向按摩擠壓,一旦奶水排出產婦會立感輕松。擠壓乳房時,如果發現某個部位 脹奶明顯,可在局部用力擠壓。盡管擠壓會使產婦感到脹痛,但不能因怕痛就不及時處理。這樣,只會加重脹奶,使乳房過度膨脹或引起乳腺炎。
另外,要勤于哺乳,讓寶貝充分吸吮奶水,以及對乳房進行熱敷,都可緩解乳房的脹痛感。
麻煩事二:尿潴留
產后很容易發生尿潴留,有以下原因:
1.心理問題。分娩時腹部陣縮的疼痛,會陰切開的疼痛,都會使尿道括約肌引起反射性的痙攣性收縮。對疼痛較為敏感的產婦,排尿時稍微遇到一些困難或增加腹壓,便會產生畏懼心理,從而發生尿潴留。
2.習慣問題。通常情況下,婦女是坐在馬桶上解便的。分娩后,根據病情需要,有的需在床上解便,因不適應這種方式,所以難以解出。
3.生理因素。分娩時,胎頭先露部分在膀胱和尿道的壓迫,引起器官充血、水腫,使尿道變窄受阻,妨礙了排尿,加重了尿潴留。此外,產前腹壁由于長期處于緊張狀態,現一下子變得松弛,使膀胱失去限制而擴張,膀胱股張力降低也易導致尿潴留。
解決辦法:產婦應在產后4小時忍痛主動解尿。一般來說,通過神經的調節和意志的控制,是可以使尿道括約肌痙攣得到緩解而解出小便。
產后4-6小時提醒、幫助產婦排尿。如果產婦不習慣臥床排尿,可坐起來或下床排尿,并及早下床活動。出現排尿困難時,用手按壓下腹,或用熱水袋敷壓下腹,或用溫水沖洗尿道口以解除尿道痙攣。
如果產婦因外陰傷口疼痛而不敢排尿,在便盆里放一些熱水,蒸氣熏蒸或溫開水沖洗外陰,促使尿道括約肌松弛,減輕外陰的疼痛。當各種方法均不能解決排尿困難時,可在膀胱放置導尿管24小時,使膀胱得到休息,恢復肌肉張力,促進神經恢復,直至完全能自主排尿。
麻煩事三:便秘
產婦便秘是因為產后臥床時間多,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加之產后進補的菜肴葷多素少,使粗纖維減少所致。另外,之前有便秘史的女性,產后就更易得便秘。
解決辦法:
調整自己
產褥期作為一個特殊時期,體內孕激素急劇下降,再加上新生命的到來,這些給新媽媽帶來種種不適應。新媽媽應學會盡快轉變角色,比如過去不愛吃蔬菜、喝湯,那么現在就需要改變。
學會休息
充分的睡眠是一切之根本,比如奶水充沛、防止產后抑郁和便秘。所以作為母親,要漸漸將其他工作轉交給家庭其余成員,并將自己的生物鐘調至和寶寶一致。他睡您就趕緊養神,他醒您就開始“工作”。
不賴床,勤活動
一般自然分娩后6-8小時產婦就坐起,進行一些翻身活動,采取多種睡姿或坐姿,也可自己輕輕按摩下腹部;第2天下地,在室內來回走動,以不疲勞 為宜,但避免長時間下蹲、站立。對于剖宮產無合并癥者,于產后第2天試著在室內走動,如有合并癥則要遵循醫生要求,不可過早下床活動。早下地、早活動,既 有利惡露的排出,也有助于腸道恢復蠕動,防止尿潴留和便秘。
湯水是個寶
下奶的湯水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分,可以起到潤滑腸道,促進排便的作用。
充分利用天然植物通便劑
在保證高蛋白同時,一定要多吃含纖維素多的水果和蔬菜,比如香蕉、韭菜、芹菜等。
有效的提肛運動
有效的提肛運動——凱格爾運動,只要做法正確且持之以恒,便秘治療的成功率可達70%左右,而且無論是坐著躺著甚至站著,皆可輕松操作。凱格爾運動主要鍛煉提肛肌(一種圍繞直腸和肛管門四周的平滑肌,排便時收縮,保證肛門開放),正常順產者從分娩第2天開始。
麻煩事四:生殖器疼痛
分娩后,膨大的子宮要收縮而恢復原狀,在收縮過程中,會產生輕微的腹痛。此外,還會不同程度地存在會陰切開痛、陰道裂傷痛以及剖宮產的切口疼痛等。
解決辦法:產婦可用熱毛巾局部熱敷,或局部照射紅外線來減輕疼痛。一般而言,產后一周左右,生殖器疼痛便會逐漸減輕或消失。若疼痛劇烈難忍,或疼痛時間超過10天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麻煩事五:產褥熱
產褥熱是指分娩時或分娩后6-8周內,由于致病菌侵入生殖器官而引起的感染,醫學上叫產褥感染,這是產婦在產褥時期很容易并發的疾病。
解決辦法:要特別注意保持外陰清潔,盡早起床活動促使惡露盡快排出。同時,注意加強產后營養,增強身體抗病力。產褥期一定要禁止性生活,這也是預防產褥熱的重要措施。
當產婦出現發熱、腹痛、異常惡露等感染癥狀時,要及時就醫治療,使用相應抗生素對抗致病菌。同時,要注意充分休息,哺乳的產婦最好不要給嬰兒喂奶,先暫停一段時間。
麻煩事六:腹脹、腹痛
產婦常會感到腹部疼痛,這是腸道逆蠕動而引起,只要安靜等待一會兒氣體即可排出,不必過于緊張。
解決辦法:在產后多做翻身動作,可以促進麻痹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使腸道內的氣體盡快排出,從而改善腹脹。另外,在腸蠕動開始恢復但還未完 全理順前,產婦常會感到有一股氣體到達肛門而后卻又向上返回,腹部出現疼痛。這是腸道逆蠕動而引起,只要安靜等待一會兒氣體即可排出,不必過于緊張。
麻煩事七:恥骨聯合疼痛
有些孕婦,分娩后恥骨聯合處有隱痛,檢查發現,恥骨聯合略微增寬。這是因為,孕后盆骨韌帶較松軟,以利于分娩,分娩后大多會恢復原狀。不過,如果胎兒太大,恥骨聯合分離就會過寬,恢復的時間也就長些。
解決辦法:對恥骨聯合分離太寬者,可用布兜懸吊牽引,或打寬人字石膏側臥,或加彈性繃帶綁扎等。少數產婦感到疼痛難忍的話,可局部注射類固醇加局麻藥。不過這些治療都要到醫院,由醫生處理。
下一篇:產后24小時是很關鍵的時間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媽媽如何解決產后難言之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