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懷胎十月,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即使產后,也不能馬上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這時候,正式女性精神疾病的高危期,如何處理才能避免產后抑郁癥?
產后12個月內是女性一生中發生精神疾患的高危時期。我國近10年的研究結果表明,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在15—30%之間。產后抑郁癥通常在6周內發病,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也可持續1—2年。
產后抑郁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四個方面:
情緒方面,常感到心情壓抑、沮喪、情緒淡漠,行為表現為孤獨、害羞、不愿見人或傷心、流淚,甚至焦慮、恐懼、易怒,每到夜間加重;
自我評價降低,自暴自棄、自責、自罪,或表現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戒心,與家人、丈夫關系不協調;
創造性思維受損,主動性降低,行為上反應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效率和處理事物的能力下降;
對生活缺乏信心,覺得生活無意義,出現厭食、睡眠障礙、易疲倦、性欲減退,還可能伴有一些軀體癥狀,如頭昏頭痛、惡心、胃部灼燒、便秘、呼吸心率加快、泌乳減少等。病情嚴重者甚至絕望,出現自殺或殺嬰的傾向,有時陷于錯亂或昏睡狀態。
產后抑郁癥
產后抑郁癥也叫產后憂郁癥,是婦女在生產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癥,癥狀有緊張、疑慮、內疚、恐懼等,極少數嚴重的會有絕望、離家出走、傷害孩子或自殺的想法和行動。
研究顯示,50-75%的女性都將隨著孩子的出生經歷一段"Baby blues”, 多數女性征兆不明顯或稍轉瞬及逝,性格上出現一段不穩定情緒,比如莫明的哭泣或心緒欠佳。10-15%的新媽媽在這種情況變得很強烈,其歸因是一種疾病,這是最新被醫學界認識到的,并被專門術語稱為"產后抑郁癥"的疾病。
雖然產后抑郁癥有可能發生在每個產后媽媽身上,但以下的因素會增加患產后抑郁癥的風險。
哪種人易患產后抑郁癥
完美主義的性格
產后保健由于完美主義的女性對產后當母親的期望過高以至不現實,而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愿意尋求幫助,所以她們可能會無法適應當一個新媽媽。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顧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話,她們就會覺得有巨大的壓力。
懷孕期間有過情緒波動的
懷孕期間有過嚴重的情緒波動,如搬家,有親朋離逝,或者戰爭等等都會使孕婦更容易產生產后抑郁癥。許多病例都顯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懷孕時期已經顯示出產后抑郁癥的征兆,其中有許多在產后的抑郁情緒會繼續加深。
產后抑郁癥對孩子的影響
產后抑郁癥可造成母嬰連接障礙。母嬰連接是指母親和嬰兒間的情緒紐帶,它取決于一些因素,包括母嬰間軀體接觸、嬰兒的行為和母親的情緒反應性。這種情感障礙往往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研究表明,母嬰連接不良時母親可能拒絕照管嬰兒,令嬰兒發生損傷,并妨礙嬰兒的正常發育生長。
患產后抑郁癥的母親不愿抱嬰兒或不能給嬰兒有效的喂食及觀察嬰兒溫暖與否;不注意嬰兒的反應,嬰兒的啼哭或難喂不能喚起母親注意;由于母親的不正常撫摸,嬰兒有時變得難以管理;母親與嬰兒相處不融洽,母親往往手臂伸直抱孩子,不目擊嬰兒,忽視嬰兒的交往信號,把嬰兒的微笑或咯咯笑視為換氣而不認為是社會交往的表示;厭惡孩子或害怕接觸孩子,甚至出現一些妄想,如認為嬰兒是新的救世主(夸大妄想)、孩子生病或死亡(疾病妄想)、孩子的形狀、大小、色澤改變(體象改變)或孩子變為野獸或邪惡(變獸妄想)等。
對早期嬰兒的不良影響這種影響會令孩子在出生后頭3個月出現行為困難,嬰兒較為緊張,較少滿足,易疲憊,而且動作發展不良。
對后期嬰兒(12至19個月)的影響研究表明,母親的產后抑郁癥與嬰兒的認識能力和嬰兒的性格發展相關。母親產后抑郁癥的嚴重程度與嬰兒的不良精神和運動發展呈正比。
對兒童早期(4至5歲)的影響在產后第一年有抑郁癥的母親,她的孩子的能力和認知指數均顯著低于健康婦女的孩子。
基于產后抑郁癥對母親和孩子的不良影響,此癥一旦診斷成立就應開始治療。這不僅僅可避免母親病情加重甚至向產后精神病發展,也可使嬰兒盡早地感受到媽媽的慈愛和溫暖,健康快樂地成長。真幸福。
下一篇:學會跟產后煩惱說ByeBye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從產后十大煩惱中解脫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