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剖宮產&自然分娩 24小時倒計時
當胎兒到37周時,在產前體檢時醫生通常會根據胎兒的大小、胎兒胎位、孕媽媽骨盆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合并內科或婦產科并發癥,來決定采取哪種分娩方式,是剖宮產還是自然分娩。兩種生產方式的不同,相信很多孕媽媽都已經了解,但是在生產前一天,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呢?我們請婦產科專家為你來解疑答惑吧。
剖宮產24小時倒計時
計劃性剖宮產可以選擇離預產期7~10天結束妊娠,因為胎兒成熟,安排白天手術比夜間臨產后剖宮產更從容。一般孕媽媽會在計劃剖宮產的日期提前一天入院,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功能、術前備血。
手術前24小時:
交代手術前注意事項:醫生會和孕婦及家屬交待病情,為什么剖宮產,術中可能出現以下9個方面:
1.麻醉意外。
2.子宮收縮乏力、術中出血過多、失血性休克、DIC、輸血、填宮紗、子宮切除的可能。
3.手術中可能損傷周圍組織臟器,如輸尿管、膀胱、直腸等。
4.術后可能發生腸粘連、腸梗阻、術后傷口感染、延期愈合。
5.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缺血缺氧性腦病。
6.羊水栓塞、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可危及生命。
7.新生兒軟組織畸形、肺炎、濕肺。
8.產后晚期出血。
9.其他:難以預料的非常規出現的問題。
上述風險的發生率很低,一般小于1%,但發生在個體身上,就100%的發生了,家屬和孕婦面臨的風險很大,需要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
手術前期準備工作:術前一天,護士根據醫生的醫囑進行會陰和腹部的備皮,即刮去體毛,清理肚臍周圍的污物,這有利于術中無菌消毒,避免腹腔和皮膚切口的感染。
手術前6小時:
手術前6小時禁食、禁水,以免產婦在手術過程中發生嘔吐而誤吸入氣管。術后腸管處于麻醉狀態下,新吃進的食物難以消化,增加胃腸負擔,難以及時排氣,只有排氣后,才說明腸管恢復了正常。如果急診剖宮產,產婦又吃了食物,此時手術中要用止吐藥防止嘔吐,這種情況下產婦可能排氣恢復稍慢。
手術前30分鐘:
1.消毒、置入尿管:術前半小時,護士給予會陰沖洗消毒,從尿道置入尿管,保留尿管開放。因為產婦在麻醉后沒有小便的便意,如果膀胱積存尿液,影響手術視野的暴露,進而影響手術進程。一般情況下,產婦術后要保留尿管24小時,才能恢復排尿功能,24小時候就可以拔去尿管。
2.調整情緒,簽訂麻醉同意書:產婦進入手術室,心跳開始加速,激動和害怕并存,這時產婦要放松心情,消除緊張情緒,聽清手術室護士和麻醉醫生的問話,簽署麻醉同意書。之后產婦就要擺好麻醉體位,配合醫生的麻醉工作,這是手術成功的前提。
剖宮產手術后要注意什么?
1.持續心電監護:心電監護儀記錄心率和心律、血壓、呼吸的變化。還可以進行血氧飽和度監測。醫生及護士通過對監護儀參數變化的觀察可及時和迅速地發現病情的變化,及時做出診斷和處理的決斷。
2.吸氧:術后給予小流量的吸氧,這對剖宮產后產婦身體的恢復是極其有益處的。
3.持續導尿:由于麻醉的采用,剖宮產術后的一段時間產婦不能自行排尿,此時要通過尿量的多少來觀察發現手術補液是否充足,產婦是否存在血容量不足等等。
4.輸液治療:產婦在術后短時間內不能進食、進水,通過輸液治療維持正常的血容量、補充能量和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5.腹部捆扎腹帶:腹部手術結束后,在腹部捆扎一個帶有彈性的布帶,主要目的是可對腹部的組織實施壓力起到止血的目的。由于腹部的捆扎可以減少對傷口的牽拉,從而使產婦在翻身時減輕疼痛。
6.定時觀察產婦的陰道出血和按壓子宮底部:主要是為了及時發現產后出血,尤其是剖宮產術后一段時間內常常容易出現子宮收縮乏力或宮腔積血,通過按壓子宮和觀察陰道出血可及時發現產后出血。
7.產后翻身時間:經過2~3小時以后,隨著藥物的代謝,麻醉效果逐漸減弱,雙下肢逐漸可以活動。術后6小時,產婦自己或在他人的幫助下,慢慢地活動雙下肢,左右翻身。這樣做可以盡早地恢復下肢的功能,同時也可以減少術后血栓的形成,促進腸管蠕動,減少腸粘連,促進早排氣。
8.產后進水、進食的時間:剖宮產術后6小時之內,不能進食、進水。如果產婦口渴的嚴重,可以飲少許溫開水,一次最好不要超過50毫升,也不要喝牛奶、紅糖水,避免發生腸管脹氣,引發不適。產婦更不要吃飯,一般要等到手術后次日,早晨可以進食一些米湯或是稀飯,這樣可以補充一些水分和熱量,同時也可以促進腸管的蠕動,加快排氣。產婦一旦排氣,就說明麻醉后的腸管功能已經恢復正常,即可以逐步改為半流食,然后恢復正常飲食。
自然分娩四要素及分娩流程
自然分娩四要素
孕媽媽要想自然分娩,需要孕期增長合適的體重,一般在整個孕期平均增長12.5千克左右。孕媽媽每天散步運動,保持胎兒體重3~3.5千克。計劃自然分娩的孕婦,孕37周以后,每兩周做一次B超,了解胎兒大小和胎盤功能,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每天數胎動,胎動正常,說明寶寶安全。
自然分娩的四要素:產力、產道、胎兒、精神因素。產力指臨產后子宮規律收縮的頻度和強度,以及用腹壓和肛提肌力量將胎兒娩出的力量。產道指骨產道(骨盆大小)和軟產道(宮頸、陰道、會陰部)的情況。胎兒因素包括胎兒位置、大小、先露的方位。精神因素指分娩時的信心與毅力。
順產流程
1.出現分娩征兆:孕媽媽發生胎膜早破,規律腹痛,及時到急診,進行陰道檢查,了解宮口開大情況、胎頭的下降的位置,及時胎心監護。如果見紅,沒有宮縮,胎動好,可以觀察。宮口開大2厘米,進入產房待產。
2.產房待產:進入產房后,大部分產婦很緊張、害怕,擔心自己大出血,孩子發生危險。也有產婦產時不自信,對自己生孩子沒有信心,擔心自己不能勝任分娩,或在分娩時產婦不能忍受產痛,出現煩躁、喊叫、哭鬧、要求剖宮產等情緒,。解決產時的這些問題,目前許多醫院開展陪伴分娩、產時分娩鎮痛、孕前培訓,確實有實實在在的幫助。但最重要的是產婦此時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指導,盡快、安全地生完寶寶。
在產房,每次宮縮來臨時,產婦要慢慢深吸氣,緩緩吐出,可以放松情緒,醫生做完查體和胎心監護后,產婦可以下床活動,及時排空小便。
特別提醒:如果產婦在分娩時有大便感,先告知醫生,不能自行解大便,因為這可能是宮口開大,胎頭下降,引起的便意,若產婦不清楚這個原因,就可能會發生在廁所分娩了。
在產房里,產婦家屬要準備稀面條、餛飩、粥類,并鼓勵其進食,若產婦實在吃不下,可以輸液。
3.產中解疑答惑:現在倡導自然分娩,醫生不做過多干預,不備皮即不剃陰毛,不灌腸,減少側切。在產房中產婦經常會出現以下疑問,大家可以了解下。
問:產婦要求自然分娩,在生產過程中也會改為剖宮產嗎?
答:如果孕婦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出現血壓升高、子癇、產前大出血等情況,或孕婦在產時出現產程停滯、胎兒出現胎兒宮內窘迫(如羊水Ⅲ污染,胎兒心率變化等提示胎兒宮內缺氧)時,就需要改為剖宮產。
問:醫生建議我剖宮產,我卻堅持自己生,會出現什么危害?
答:根據產婦不同的情況,危害不同。如胎兒宮內窘迫,短時間不能分娩,可能出現新生兒窒息、吸入性肺炎,影響智力,嚴重者死亡。
剖宮產再孕者如果子宮切口太薄,建議第二次仍選擇剖宮產比較安全,因為分娩過程可能存在子宮破裂的風險,危及母嬰安全。如果產婦出現產程停滯卻不及時剖宮產,可能會出現產程過長,產婦過于疲勞,有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的風險,也有可能胎兒在產道受壓時間過長而出現胎兒宮內窘迫、軟產道受壓時間過長發生缺血壞死。文/張素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孕味官方博客)
下一篇:準媽分娩時準爸可做的N件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順產還是難產關鍵看骨盆的大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