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受訪人:曹燕
年 齡:39歲
受教育程度:大專
婚姻狀況:結婚15年曾離婚復婚
健康情況:腿殘疾、1986年生育第一次
職 業:民辦學校校長(北京)
個人檔案
在我腦子里正幻想著一個胖胖的女孩模樣時,我感覺到了身體上一陣冰涼,然后啊的一聲,是我發出的尖叫,天哪,臺風來了!臺風一般的疼痛從外向里一浪一浪撞擊我內部的大門。我的內部被打開了……
有時想,如果我把39年來經歷過的不下10次外科手術(包括剖腹產手術),所體驗到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講給女兒或他人聽,女兒會從中得到什么?世人除了感嘆你真是不幸,還會不會有所得?我真的是沒有把握保證讓人得到的是一些積極的東西,所以我至今沒有對女兒說起過。
女兒偶爾也會問我:媽媽,我是怎么來的?我會指指肚子說,像小蟲子一樣從這里爬出去的。女兒對這樣的回答似乎是滿意的。也許終有一天她不滿足了,她要求跟你一同去體驗屬于你們兩個人的更細微的感受,那可能是在她即將要做母親的時候。
因為我就這樣。在整個漫長的懷孕過程中,特別想在一個早晨陽光很好的時候,我和媽手拉著手散步,媽慢悠悠地、聲柔柔地跟我講那一天的驚心動魄。可我終歸是沒有這個福氣享受那個陽光很好的早晨。因為我在6歲時就死了親媽,媽沒有耐心等到我長大、做母親。
今天是我女兒13歲生日。我真的特高興有人愿與我分享這個日子。早晨我問女兒:怎么過呀?想讓媽給你買點什么?她說買東西已經找不到興奮點了,平平常常過吧。我一下覺得她長大了一些。他爸說,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難日,應該讓她知道該為你做點什么。我說她還沒長大到能理解“難日”的時候,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難日”對我這樣一個下肢殘疾,靠雙拐行動的人可能不僅是困難。困難也不止是生的這一天,而是整個懷孕過程的每一天。比如說我那個胃,到懷孕后期它跟下面的孩子擠來擠去,我一米四○的小個兒,真是沒地兒放它。它要吃要喝,鬧得我特矛盾。不吃罷,孩子需要它的營養,吃罷,真怕沒孩子呆的地方了。把孩子擠得胳膊腿長不好怎么辦?因為我吃時,明顯覺得胃往下走孩子往上頂,這時,我就跟被饅頭噎著似的,咔在那里喘氣都難。別人建議我勤吃,別一氣兒吃飽,可那時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上班和上電大聽課的路上,哪能還帶著吃食。
那年我26歲,在懷孕4個月時,好不容易有了上電大的機會。別人勸我:“這是何苦呢?有了孩子也就有了指靠,干嘛還這么苦著上學?”我想自己動亂時高中畢業,實際上也只有初小水平,知識少得可憐,沒好腿再沒點文化,那不真成了廢人。所以學業孩子我都得要。拖著一雙浮腫的腿、擠車往返聽課途中,我真沒覺得難,反而心里覺得特舒坦。我一邊走一邊給孩子唱歌:
孩子,你知道,你怎樣被奶水喂大?
孩子,你知道,你怎樣哭鬧到深夜?
孩子,你知道,你怎樣學會走路?
孩子,你知道,你怎樣被哺育成人?
……
這就是我的胎教。我想她至少應該性格像我,快樂一點。我把租來的8平米小屋,一面墻貼上男孩,一面墻貼女孩,我希望她是女孩。而最本能的期望,就是要她健康,哪怕她相貌丑一點。
懷孕5個月時,有一次在上學的路上,跌了個大跟頭,頭朝下扎下去,我當時心一下子揪起來,天哪,別把孩子跌壞了,趕緊爬起來摸胎動,她還動,我愣著站了半天。從這一摔便不可收拾,隔三差五摔,我就找了一塊小木板,跌一個劃一刀,總共劃了28刀。老跌跟頭是因為我頭重腳輕,孩子生出時5斤多,我個小分量都集中上部,加上我兩腿不像正常人。我后來也跌皮實了,跌的一剎那,就特別本能地用手先撐地,這樣減輕腹部落地的重量,然后我像個球一樣抱住肚子,還動,有兩、三分鐘,我就知道沒事。每次我都夸獎她一句:嘿!你還真像你媽一樣結實。
我提前一個月住進了復興醫院。
對我來說,住院真好比是到一位老朋友家竄趟門兒一樣自然和親切。26年來,北京的、外省的,甚至外地小縣城的醫院,我都住上過3-5天或10天一個月。那時候真想把腿治好有個工作,記得第一次住院手術時特激動,覺得這次從醫院走出去就可以扔掉雙拐了。從6個月得小兒麻痹,做夢都想不靠拐自己站著走路。所以,第一次連恐懼和疼痛的滋味都幾乎沒感覺到。
哪有不疼的呢?我從小住院就是跟骨頭打交道。所謂刻骨銘心,一截一根地折騰你身上的骨頭,后來知道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就知道疼、知道恐懼了。慢慢地我也有種心理調適本領了,我跟自己說,你這人已經到這份上,別跟自己過不去,你該治病就得配合,配合就是讓人看著你挺得住、高興。挺不住時我就好言好語求醫生,多給點止痛片,打兩針杜冷丁吧。醫生可沒那么好求,我就偷偷地把平時發的止痛片,在不那么疼時留下,用在關鍵時刻。每次入院前,我到處搜羅雜志帶進醫院,用它跟小護士醫生拉關系,兩本雜志換一針杜冷丁行不?
[1] [2] [3] [下一頁]
下一篇:溶血現象與文化溶血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全程陪伴分娩迎接金豬寶寶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