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大夫,我還要痛多久啊?人家臨床的孕婦早上來,中午就生了。我從昨晚就躺在這里,到現在還不行,是不是生不下來呀?……”
這樣的抱怨聲在待產室里比比皆是,然而分娩是一件急不來也快不了的事,它的進程與時間都有一定的標準,如果超出了標準的范圍,就是出現產程遲滯了,此時必須立即采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母子安全。
——盤點產程遲滯
急不得的生產進程
所謂產程,是指生產的進程及時間,是每位自然分娩的媽媽待產的必經過程。
產程的進展,往往需要足夠的宮縮力度和一定的時間,讓子宮頸變薄、擴張,利于胎兒下降,并且有時間讓骨盆、陰道的彈性和延展性增加,以便胎兒娩出,這樣才能使整個分娩過程順利進行。
Tips:產程三大階段
第一產程:從子宮收縮開始,隨著收縮的強度和頻率的增加,子宮頸漸漸擴張至完全張開。
第二產程:開始于子宮頸完全擴張,結束于胎兒娩出。
第三產程:開始于胎兒娩出,結束于胎盤排出,通常在30分鐘之內。(有些醫院把胎盤娩出后的1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定義為第四產程,在這段時間內,子宮肌肉的收縮和血管的栓塞,可有效地控制胎盤附著處的出血。)
各階段產程的進展
產程的每一階段都有進展程度和時間上的限制,若超過了特定時間而未達到該有的進度,就是產程遲滯了。
第一產程
第一產程可分為潛伏期和活動期。
潛伏期是由產痛(即10分鐘內至少有3次宮縮)開始到子宮開始快速擴張的這一段時間。大部分產婦的子宮口會變薄,擴張到3厘米。一般情況下,初產婦的潛伏期不超過20小時,經產婦不超過14小時。若超過這個期限,便是潛伏期過長。
活動期是從子宮開始迅速擴張到子宮頸口剛開的這一段時間。在這一期間內,初產婦子宮頸每小時擴張1.2厘米以上,整個過程大約需要12小時,經產婦則需要6小時。若是超過這個限度,就屬于產程遲滯了。
遲滯原因
綜合分析第一產程,可以知道過早或過量使用止痛鎮定劑、不夠成熟或軟化的子宮頸、胎頭位置不正確、胎頭骨盆比例不協調、胎兒過大、子宮收縮力度及時間不足等,皆是導致產程遲滯的原因,而潛伏期過長幾乎有一半以上是由于過早使用止痛鎮定劑引起的。
遲滯的處理方案
適時的檢查、適當的手術協助乃至用藥,是處理產程遲滯的主要手段。
以下幾種方法可以預防產程遲滯:
通過胎兒監視器,持續追蹤胎兒的心跳速度,及時發現胎兒窘迫,避免危險發生;還可對子宮的收縮頻率和強度做初步判斷,若是發現子宮收縮壓力不足,可使用適量的藥物催生,這樣有助于縮短產程。
陰道檢查有助于了解子宮頸擴張程度,以及胎兒先露部位的下降程度。
羊膜切開術可加速產程的進行,并能迅速發現羊水內有無胎便,從而及早準備分娩后的胎兒照護工作。
適時地使用止痛藥物,除了可以讓產婦免于疼痛和緊張外,還可使骨盆腔及肌肉放松,有助于自然分娩。
第二產程
第二產程初產婦平均需要50分鐘,經產婦需要20分鐘。若時間分別超過2小時和1小時胎兒還沒有娩出,就屬于第二產程遲滯了。
遲滯原因
常見原因包括胎頭骨盆比例不協調、胎頭位置不正確、子宮收縮不良或產道擴張不全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許多生產的危險常發生在遲滯的第二產程,如胎兒心跳速度下降、胎盤早期剝離、宮縮減少等。
一旦出現產程遲滯,不管是采取剖宮產還是使用其他方法,產婦都要積極配合,這樣才能將傷害減少至最低。
文/吳志奮(婦產科主治醫師)
下一篇:分娩技巧早掌握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剖宮產有存在的意義嗎?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