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如果會陰的彈性足夠好,胎兒大小適中,這樣的情況下就不需要側切,孕媽媽可以順利生產。如果因為一些特殊的情況,就需要進行會陰側切,避免影響會陰、陰道的撕裂,進而影響其功能。
自然分娩是人類世代繁衍的最基本的能力。十月懷胎中,孕媽媽身體內的各個器官因為妊娠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當然這也是為胎兒的健康成長和胎兒娩出所做的準備。大多數孕媽媽都會選擇自然分娩,但是在分娩過程中,發生會陰撕裂是怎么回事?會陰需不需要側切?為了避免會陰撕裂,什么情況下進行會陰側切合適?側切的傷口如何護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女性朋友懷孕后,內分泌系統中雌孕激素的變化,使得女性生殖系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些激素作用于子宮、宮頸、骨盆的韌帶、盆底組織、陰道、會陰、乳房等部位。在孕末期,激素會使外陰、陰道、骨盆的韌帶變得松軟,富有彈性,為迎接胎兒的分娩做好準備。如果會陰的彈性足夠好,胎兒大小適中,這樣的情況下就不需要側切,孕媽媽可以順利生產。如果因為一些特殊的情況,就需要進行會陰側切,避免影響會陰、陰道的撕裂,進而影響其功能。
Tips女性陰道的3個功能:
1.月經的通道。從青春期到更年期,每月必然的經歷。
2.性生活的通道。成熟的女性通過性生活得到身心愉悅,通過性生活完成繁衍后代的重任。
3.胎兒娩出的通道。胎兒通過此處旋轉下降從母體娩出。
胎兒分娩方式中首選自然產
了解會陰側切就要先了解胎兒的分娩方式。胎兒分娩方式一般有三種:自然產、陰道助產、剖宮產?;\統地說,每個女性都有自己分娩的能力。當妊娠即將結束時,胎兒已成熟,胎兒的腎上腺及大腦-下丘腦-垂體分泌激素作用給母體,使母親產生催產素,自然地發動宮縮,見紅,宮口自然地開大,自然破水、胎兒頭部自然下降,胎兒自然分娩。
不管宮縮時疼痛得是否劇烈,產婦都能忍耐到分娩成功。胎兒在宮腔中也為自然分娩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每當宮縮來臨時,胎兒處于暫時的缺氧狀態,在幾個小時的產程中,胎兒并不會因為宮縮的缺氧發生胎死宮內的情況。產婦的骨產道是崎嶇不平的,胎兒能夠通過內旋轉,尋找骨盆內最適合自己的徑線不斷下降,最終娩出母體。值得一提的是,自然分娩的產婦產后出血較少,并且產后很快就可以下地活動,恢復較快,這也是自產分娩的優勢。
會陰撕裂知多少
如果胎兒的頭部較大,在通過狹小的會陰時,會造成會陰撕裂。會陰撕裂的誘因一般是:會陰水腫彈性減弱、會陰過于狹小彈力較差、胎頭娩出過快、恥骨弓過低、胎兒過大等等。這種撕裂有時會很深,一直裂到子宮的穹窿部,甚至子宮下段,給縫合帶來很大的難度;還有的裂傷范圍很大,會陰的下方是肛門,裂傷可能傷及會陰體、肛門括約肌甚至直腸,給母體造成極大的傷害;還有的會形成不規則的多處裂傷,難于縫合。因此為了避免生產過程中會陰的損傷,醫生在接生時通常會采取“會陰側切”的方法,使會陰形成整齊的傷口,便于術后縫合和產后的愈合,將分娩帶給母親的傷害降到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個產婦分娩時都需要側切。胎兒中等大小,母親會陰條件好,具有很好的彈性和延展性,沒有炎癥,就可以在分娩時由助產士指導緩慢完成生產而不需要側切。在生產過程中,有經驗的助產士和輔助人員會悉心指導和認真保護會陰,可以使會陰不發生撕裂,或較少撕裂,基本保持會陰的完整性。當分娩過程結束后,助產士還會認真檢查產婦的外陰、陰道、宮頸、陰道穹窿部,及時縫合細小的裂傷。
哪些情況下孕媽媽需要進行會陰側切?
生產過程中是否側切會陰是要經過產前會診的,也就是接生者與輔助人員共同診斷,來判斷是否需要側切,只有具備側切適應癥時才給予會陰側切。
1.會陰有炎癥。如果孕期中患有陰道炎且沒有治愈,炎癥會使會陰和陰道充血、水腫,組織脆性增加,缺乏彈性,這種情況需要側切。
2.會陰體短,也就是自陰道口到肛門的距離過短。一旦發生裂傷,會累及肛門括約肌和直腸,為避免此類事情發生,需要做預防性地側切,以避免嚴重的裂傷。
3.胎兒過大,較大的胎頭通過陰道口有一定的困難,需要側切。
4.當胎頭已撥露,宮縮時胎心下降,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為盡快讓胎兒脫離缺氧的危險,需要側切。
5.當胎頭已達盆底,因為胎兒宮內窘迫或宮縮乏力,需要使用產鉗或胎頭吸引器助產,給予側切,以免裂傷。
6.當母親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心臟病等妊娠期合并癥時,為了避免母親長時間用力,采取側切縮短第二產程,減少對母兒的傷害。
7.當第二產程延長時,為盡快分娩出胎兒,以免胎兒在陰道內長時間受壓,需要側切。
會陰側切的最佳時間
會陰側切的切開時間一般選擇在兩次宮縮之間,胎頭在陰道口露出直徑3~4厘米,醫生在會陰阻滯麻醉下于會陰體左側行45度切開,長4~5厘米。可以防止產后盆底松弛,避免產后膀胱膨出、直腸膨出和尿失禁。會陰側切一般切開四層:陰道黏膜、肌肉(會陰淺橫肌、部分提肛肌)、會陰皮下脂肪、會陰皮膚。
在胎兒分娩和胎盤娩出后,助產士經過仔細檢查宮頸、陰道壁和會陰側切傷口,給予逐層縫合,恢復原本的解剖關系,層層對合。有些助產士用埋藏縫線的方法縫合傷口,有些助產士用外縫絲線的方法縫合皮膚,縫合完的皮膚完好如初。
分娩后側切傷口護理的5大注意事項
1.保持會陰清潔,注意每日清洗會陰。因為會陰處在兩條大腿之間,密不透風。加上產后惡露、小便、大便、汗水混合在一起,極易發生感染。因此,產后當日,護士會對會陰進行沖洗,把分娩時受污染的會陰部清洗干凈。產婦回家后,要注意大小便后及時用清水清洗。通過每日的清洗,保持會陰清潔,促進傷口愈合。
溫馨小提示:大便完后要往側切的對側擦拭肛門,以免污染傷口。
2.側切傷口會有水腫、淤血,當有水腫和淤血時需要用硫酸鎂紗布濕敷,或用冰袋冷敷,但時間都不能超過半小時,再進行更換。
3.分娩后最初幾天要注意有無肛門墜脹、便意。如有肛門墜脹或便意,應該考慮是否有會陰血腫的可能,或有縫線穿過直腸壁的可能,要及時與醫生溝通,請醫生及時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4.如果會陰側切有外縫合絲線,則需要在產后4天拆除縫線,拆線前會陰傷口會有緊繃的感覺,拆線后,會比較輕松。有些人對異物不易于吸收,過一兩周后,在會陰口和切口附近慢慢頂出膿皰,這時不用擔心,到醫院請醫生剪開取出就沒事了。
5.會陰傷口因組織較厚,愈合過程中會有疼痛的感覺,因此平坐時,尤其喂奶時,可以稍微抬著左側,臀部下墊一軟墊,以免傷口疼痛。
下一篇:會陰側切到底能不能避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準媽媽如何巧對“人生最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