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出生:第1階段——產程初期、活動期、過渡期;第2階段——娩出;第3階段——產后
小貼士:可能會很快,會很簡單——簡單得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小故事:
在早上8:00,我想我出現了假宮縮,9:00,我的宮縮開始有規律。10:00,我們打電話給醫生,醫生告訴我趕快上醫院。10:15的時候,我的羊水破了,一開始是一股細流,之后,隨著每一次的宮縮,羊水涌出得越來越多。當我們到達醫院,他們說今天我就會分娩的!下午1:30,他們把我推進產房,2:15,我接受硬膜外麻醉。我真的很高興——我從早上8:30宮縮開始,到出現疼痛,再到宮縮加劇,我都很高興。在給我注射硬膜外麻醉的時候,他們給我查了查,說是宮口已經開了6厘米(他們只檢查了我3次,因為我的羊水已經破了,他們不想有受感染的危險)。他們告訴我要等到下午6點再開始用力, 因為我的鏈球菌B呈陽性,所以想讓我在一開始先用些藥物。到了6點,他們說我到了該用力的時候了。我在14分鐘后出來,整個過程沒有撕心裂肺的痛苦,也沒有插曲,一切都很順!
——凱特(兒子2周大)
醫生還沒到,產房只有護士。護士告訴我妻子先不要用力,但我妻子好像要說“我馬上就要把這個小家伙生下來了!”我抓住她一條腿,我的岳母抓住另一條腿,她此刻憋足了力氣,開始全力運力。護士驚訝的說她從沒見過一個初產婦生孩子有這么快!
——鮑勃(兒子17個月大)
小貼士:整個過程可能很漫長,很艱難,但最后的苦痛又是值得的。
小故事:
在分娩用力開始之前我們已經在醫院呆了幾個小時了——事實上,這是我們第二次來這兒,前一次我們誤信了假宮縮的“假警報”。晚上9:00左右她 開始用力,這持續了整整3個小時。這3個小時我們真的太累了,而且又煩躁、失望。他們不斷地說“很好,用力”來給我們虛假的希望,而事實上只有小小的進 程。那是他們鼓勵我們的方式,但是我們只想要事實。后來,經過了兩個半小時的用力以及24小時的分娩,我們倆都說要是做個剖腹產手術何至于受這罪。我妻子太疲憊了,而且她因為長時間帶吸氧面罩而有幽閉恐懼的感覺。這不理想,但是相對于再次用力30分鐘而沒有結果算是一個好的劇本了。最后,醫生進來了,帶著一個新的護士(接管幾分鐘前的那個護士),幫助我們在用力上做出了些進展,但是鑒于寶寶的頭對于子宮頸來說太大了(開口很小),這個工作很難辦,所以最后 他們想出了真空吸引器的點子。我們都希望選擇這個方法——肯定不想做剖腹產手術。我們不害怕,雖然知道分娩過程會以寶寶暫時難看的圓錐型腦袋結束,但即便是這樣我們只想要寶寶趕緊出來。我們根本沒有在真空吸引器和產鉗之間做出一個選擇,醫生告知我們,這由他們做主,他們會選擇一個他們認為最舒適的方式。在開始準備用真空吸引器時,他們從護士站又叫來了幾個助手。那讓我們多了些緊張,因為那似乎表示出了什么問題。在5分鐘內的2次用力過后,我們的小圓錐腦袋 的女兒終于出來了。我不記得過多細節,但是在我看到寶寶的頭的時候,我轉過去對我妻子說,“真見鬼!”她腦袋上的鼓包(我總是稱它為奶油面包頭,因為它的形狀看上去很像是在奶油面包上的小球)在幾天后消失了,頭恢復正常。
——杰森(女兒5個月大)
歡迎進入臨產和分娩階段。
我的分娩進入第一階段,經歷了頭4個小時可怕的宮縮之后,醫生告訴我毫無進展(開口0厘米!)。醫生說如果再有半個小時還不見動靜的話就采取剖腹產。我叫他們把我老公帶出產房。
——阿曼達(等待第5個孩子出生)
當他們告訴我抓住她的腿的時候我很驚訝。我在想“不該有個護士做這項工作嗎?”或者至少是能得到報酬的什么人在這幫忙。畢竟我們給醫院付過錢了,不該讓我費力氣抓住任何東西。
——AJ(兒子18個月大)
大多數男人認為自己雖然對女人的陰部是專家級了解水平,但是對女人的臨產和分娩卻知之甚少。關于生產的3個階段,你們會聽到很多關于子宮頸、張 開、宮管消失、外陰側切術、自然分娩、剖腹產、胎頭著冠、用力、胎盤等詞匯。男人們常常搞不清楚醫生們在說什么。以下是關于產婦臨產和分娩所發生的事情以 及一些對于專業術語的解釋的一個簡要總結。
想象一下,把陰道看做是一條路(稱之為“陰道之路”),阻隔“陰道之路”的是叫做子宮頸的東西。子宮頸是通往子宮內部的閘門。在懷孕前,子宮只是如同一個梨的大小。在懷孕期間,子宮則慢慢膨脹,直至增大到初始大小的一千倍,可以將孕婦的子宮看成一個大氣球,那么氣球的嘴就是子宮頸。38周內,子宮頸都是在不斷變厚,保持關閉狀態,并用一個子宮頸黏液塞封住(另一層保護)。
生產的第一階段是從子宮頸張開開始的(直至張開到10厘米),然后變薄(又稱宮管消失),之后完全打開以便寶寶能夠通過并到達產道(即陰道)。
第二階段是寶寶進入產道,以及被推力推出來到這個世界的階段。如果寶寶太大難以通過產道,那么醫生可能會進行外陰側切(即在陰道口與肛門之間用手術刀切開一定長度)。寶寶出生后就進入了第三階段。
生產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后一個階段是指胎盤娩出。胎盤是在子宮內形成的一個組織,胎兒是在其中獲取母親的營養,臍帶附著和連接在胎盤上。
第1階段:產程初期、活動期、過渡期
產程初期:臨產(一個恰當的名詞)的最初信號。宮縮變得有規律,而且更疼痛(是她,不是你),子宮頸開始膨脹,假設它還沒有開始。臨產早期的宮 縮一般間隔期為5-10分鐘。臨產早期的宮縮會持續一天至幾天。一般來說你們有足夠的時間聯系你們的護理醫生,并到達他那里。(我不是個愛打賭的人,但是 我會賭100美元,每個看了本書的男人在孩子即將出生的時候會送妻子到醫院或婦產中心,這時候沒想到你們將要去生孩子的地方人還真少。)你們的健康護理提供者會告訴你們何時去醫院的。
分娩活躍期:從真正的分娩開始時算起。產婦的宮縮變得更加頻繁,強度加大(每次間隔2-4分鐘)。子宮頸在分娩活動期從3厘米擴張到7厘米。在分娩活動期,你們從生產學習班里學到的東西開始派上用場,你可以開始幫她指導呼吸調節法,給她按摩背部,放音樂,數宮縮,給她分娩體位建議,幫她找到一個用以集中精力的關注焦點,或者是遠遠地呆在一邊(如果她不想讓你靠近她)。
過渡期:這是產程中的最快最激烈的階段。子宮頸將會完全打開,宮管消失。宮縮會持續1分鐘,或者更長些。一些產婦在這一階段可能會惡心,甚至嘔吐。隨著宮縮強度的加大,每個人會各司其職。在我妻子“過渡”的時候,整個屋子都跟著進入“過渡”狀態。床的1/3尾段被移走,所有人動作都很快。當她開 始“過渡”,全部焦點都集中到她。這個時候你很可能與妻子發生激烈的言語沖突,不要回應她,只是在旁邊聽著,做一個幫助你的伴侶順利度過艱難分娩過程的好男人。
第二階段:娩出
這個時刻到來了,敲鑼打鼓喝彩吧…
護士會告訴你抓住她一條腿(是我妻子的,不是護士的)。我的工作就是抓住她的右腿(雖然我是個左撇子)并幫助她度過最后的宮縮,我說的幫助是指 給她數宮縮次數。當每次宮縮開始、達到高潮、又結束的時候我會告訴她。我跟隨著護士的指揮。我們告訴她“現在又來了一次,開始了,準備,用力,好的,過去 一半了,快結束了,再一會,好的,現在放松…你做的真棒…”因為她被連接了一個監視器,所以我能夠從一個顯示屏上看出她的宮縮的開始、高潮,以及從屏幕中消失的情況。每次宮縮在顯示屏上看起來就像個高山的曲線形狀——曲線上升、上升,到達頂峰,而后慢慢回落。她可以在每次宮縮的間隔期休息一下(大約1分鐘 時間)。這段歷程,每一對伴侶的經歷都會不同。每一位護理醫生幫助產婦接生也各有各的風格。
在娩出階段,寶寶下移至產道。產婦的用力會漫長、疲憊而艱辛。它會持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一般來說女人在生第一個寶寶的時候生產用時會最漫長(生第二個不會這么長)。
隨著你懷孕的伴侶用力的進行,寶寶開始“胎頭著冠”,即寶寶的頭頂在母親的陰道口開始顯現。“胎頭著冠”是一個超現實的想象。她每次會使勁用一次力,而后停止用力,每次寶寶的頭就出來一點點。這是你第一次見到寶寶的激動時刻,不過有些家伙不想看。就我個人來說,我當時簡直就是屏住了呼吸,心生畏懼,太震驚了!(我會在接下來的提示87:準爸爸的所見中詳細展開。)此刻,我的女兒的頭已經完全出來了,但是她的整個身體仍在等待一點點被推出。我妻子看了看下面然后說,“寶寶看起來像我哥哥?!蔽覀儸F在還不知道這是個男孩還是女孩。我還沒看出寶寶的長相像家族里的誰,但是我覺得現在不是我跟她討論寶寶像誰的時候。如果你的伴侶想要看看,那么確保產房里有個擺放了合適的位置的鏡子,以便她能看到進展如何(將此提前列入生產計劃,并跟護士強調一下)。對許多產婦來說,在她們用力地時候能看到生產的進展可以幫助她們集中精神。
在出生階段,你會看出寶寶的大小是否適合通過產道。有時寶寶在一個方向可能偏離的太遠,或者是臀先露體位(臀部或腳在前),有時產道會太窄。臍帶是個嬌弱的部分,直到她達到用力階段你才能知道。如果你想要知道孕婦的產力是怎么回事,我告訴你,那就像在用力拉大便(但是我妻子要比這辛苦100 倍)。但是,你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在你的伴侶進入娩出階段時跟她一起用力。(那樣你也會排出什么別的東西的。)
在你們進入娩出階段時,你的伴侶會在最后的用力時需要人幫助。她此刻已經經歷了幾個小時的生產,極為疲憊,肚子空空,到最后她也許再也沒有一點力氣了。在一些情況下,產鉗或真空吸引器可以用來幫助她完成最后的階段。你的伴侶可能會需要人幫她最后把寶寶拽出來。如果出于什么原因她無法自行完成最后的用力,不要讓她感覺無助、不安,不要給她壓力,不要厲聲強迫她,也不要讓她感覺有愧意。她真的精疲力竭了——支持她,鼓勵她,并傾聽她的嘶喊和訴說。
在她用力時,醫生會做些工作以確保她不會發生陰道撕裂。如果陰道不側切或自行撕裂寶寶就出不來的話,醫生會選擇給她做一個側切。這也就是說醫生會在陰道與肛門之間區域切開一道口子以保證有更大的出口能讓寶寶通過產道。提前與你們的醫生商量一下,如果她不愿意做側切,可否不用做,但一般來說做側切是為了保護產婦免受肌肉撕裂之痛。一旦寶寶和胎盤出來后,醫生會立刻縫合側切傷口或者撕裂的傷口。一般來說,在寶寶的頭出來后,身體其余部位會很快出來,于是寶寶就出生了。接著,醫生夾住臍帶,由你親自剪斷(或者不由你剪),有時醫生會堅持讓你來剪斷臍帶,如果那會讓你感覺不舒服,那么你可以跟醫生說 “不”。簡短的問候之后,寶寶會被抱走進行清理和檢查。接著母親就要進入第三階段了。
第三階段:胎盤娩出
沒人說過這個第三階段,我不知道有這么一個第三階段。當每個人都跑去慶賀寶寶的出生時,胎盤(附在子宮內與寶寶的臍帶連接的組織)現在還在你的 伴侶體內呢。在產房的一端,你的伴侶在將胎盤娩出,另一端,護士們在給寶寶清理、檢查、印足印,以及做阿普伽測試(見提示89)。
他們給我的妻子和寶寶接上了一個電子胎兒監視器。當我妻子用力時,寶寶的心率變得異常,我擔心寶寶是出現危險了。很顯然,當我跟護士說這個問題時,護士告訴我一切非常正常,給我吃了個定心丸。
——埃里克(女兒20個月大)
作為一個理所應當和你的伴侶在一起的人,究竟呆在產房的什么地方可能會讓你一團霧水——你們是該在旁邊給寶寶錄像?拍照?還是應該呆在孩子媽媽身邊,幫她度過最后一階段?我是一直在盯著寶寶,只是偶爾也看看我妻子。我感覺此時就應該這樣做,但是不要說出來,我有時會感覺我拋棄了她,對她不夠重視。我在生產結束后向她解釋了我的錯誤,但其實在生產之前就談這個問題應該很好。她沒覺得有什么問題,但是我覺得其他女人會在意。考慮一下做一個計劃,以便她不會感到你只是關注寶寶。
胎盤被娩出后,醫生會給你的伴侶做清理工作,確保一切都完滿收尾。如果你們生的是雙胞胎,檢查一下第二個寶寶的胎盤是否出來了。那是寶寶原來的家,是滋養了他的地方。一些人會把胎盤帶回家,并且埋到后院里,其他人則可能把它給做成美食吃掉。我們可沒有吃掉它,而是給它拍照留念。
下一篇:是什么因素讓分娩痛上加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經產道擠壓的4大好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