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初為人母的Lisa最近有個難言之隱,她每次一打噴嚏,下體就會有尿液溢出。“原本以為只要選擇剖宮產,就會減少發生盆底肌肉松弛,沒想到自己還是中招了。”Lisa有些不解。
“只有順產才傷盆底肌肉是誤解。”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科副主任曾朝陽介紹,順產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松弛的主要原因,胎兒經過陰道分娩,一般出生的嬰兒頭部的直徑為9~10厘米,即分娩時陰道要擴張到9~10厘米(正常陰道直徑為2.5厘米),經過出生孩子的擠壓,陰道擴張明顯,盆底肌肉受到徹底破壞,彈性明顯下降。對于這一點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因此就單純地認為只有順產才會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觀點是錯誤的。
不管是剖宮產還是順產,懷孕的過程對女性的盆底本身就是一種損傷,只是損傷程度存在差異而已。正常體位時,人體正常的彎曲使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軸指向骶骨。而妊娠時,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使重力軸線向前移,而使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宮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處在持續受壓中,使得盆底肌纖維變形,肌張力減退。所以認為只要選擇剖宮產就能避免損傷盆底肌肉,因而不用做相關康復訓練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除了懷孕、分娩等原因外,長期便秘、提過重物品、肥胖、長期咳嗽、雌性激素水平改變、年齡增大、大運動量鍛煉等都會一定程度上損傷盆底肌肉。
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曾朝陽指出,產后盆底功能的恢復要遵循循序漸進、適時適量、持之以恒的原則進行。提肛運動,即有意識地對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性收縮,以加強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是最簡單有效的恢復產后盆底功能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反復做縮緊肛門陰道的動作,每次收緊不少于3秒后放松,連續做15~30分鐘,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個月有明顯效果。
如果已經發生盆底功能障礙,常見癥狀有陰道松弛、壓力性尿失禁,例如咳嗽、大笑、用力排便時等增加腹壓時尿液不自主溢出,性生活不滿意,反復泌尿感染例如尿頻尿急等,要及早就診,病情嚴重者可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電刺激治療或者相關的手術治療。否則,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日后還可能伴有子宮脫垂、膀胱和尿道膨出、尿道內括約肌關閉不全、尿失禁等并發癥。 □陳芳
下一篇:預防產后乳房下垂萎縮的絕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第一次例假的5困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