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何謂產后并發癥?
嚴格講,產后應該是沒有并發癥的,教科書上只有分娩并發癥。如果在分娩的時候處理適當的話,是不應該有并發癥的。但是如果孕婦有內科疾病,或者是有妊娠并發癥,那么它可能在產后會延續一段時間。比如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產后血壓可能持續升高,也可能恢復正常。產后的處理恰當與否還是很重要的。而有的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產后會變成慢性高血壓。再比如妊娠糖尿病,有的產婦在妊娠時出現的糖尿病,當分娩之后,有的產婦血糖就恢復正常了,而有的則糖尿病持續存在。當然這與妊娠是糖尿病的誘發因素之一有關。分娩并發癥不都是在妊娠期間就有跡象的,很多分娩并發癥是在分娩這個特定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
剖宮產可能引起的并發癥嗎?
專家建議孕婦如果自身情況允許,還是盡量選擇自然分娩。原因是不同的分娩方式,在產后出現的情況也有所不同。順產是最自然的分娩方式,對孕婦身體的影響最小。但剖宮產畢竟是一種手術,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而且剖宮產手術也可能會引起一些并發癥。
不管是用哪一種方式做剖宮產,都會在腹部造成傷口,手術中可能發生一些并發癥,如:子宮裂傷、膀胱損傷、輸尿管損傷、大血管破裂而致大量出血、術后腸道粘連等。對胎兒也可能會有一定的傷害。
1、子宮內膜炎
產后細菌感染,是剖宮產最常見的合并癥。產程或破水時間過長,產時陰道檢查次數過多,或手術時間過長,開刀前孕婦有貧血、或開刀過程中出血過多,都容易并發炎癥。
2、切口合并癥
主要是切口細菌感染,傷口裂開。導致傷口感染及影響傷口愈合的因素很多,其次是:孕婦患有糖尿病或營養不良、貧血等。手術時間過長。選用的引流管或縫線的性質。切口縫合的技術。其他因素如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以前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等,都會影響切口的愈合,一旦切口愈合不佳,就增加了切口裂開的可能。
3、泌尿系統并發癥
剖宮產后并發尿路感染的機率較多,僅次于子宮內膜炎。因手術時需要插導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經尿液檢驗或尿液細菌培養,就可以確定診斷。
4、胃腸道合并癥
由于麻醉藥(全身麻醉)或術后止痛劑的使用,影響腸道蠕動功能,出現腸麻痹,發生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一般在24小時后隨著腸道功能恢復,癥狀就可以消退,如上述癥狀持續存在,腹脹腹痛加重,就需注意有腸梗阻的可能了,應及時處理。
5、敗血癥引起盆腔血栓性靜脈炎
有極少數的子宮內膜炎或切口感染會導致敗血癥,引發盆腔血栓性靜脈炎,剖宮產產婦的發病率要比自然分娩的產婦多,發病部位在盆腔的右側較多。
產后如何防心臟病?
產后心臟病是指分娩后心臟出現的不正常現象,如產婦感到心慌、胸悶、不能平臥、氣急等。一般在產后24~28小時最為明顯。產婦如在產前已有心臟病,心臟功能屬于一級的(即輕度心臟病),一周后會完全恢復正常。心臟功能屬于二級的(即心臟病在輕度勞動之后即有癥狀出現的)可能由輕變重,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心力衰竭。
因此,患有心臟病的孕婦,必須在預產期前一個月住院待產,在醫師的監護下進行必要的用藥治療和合理指導。產后還需在院觀察一段時間后方可出院。
產后大出血容易在什么時候發生?
“產后大出血”屬產后嚴重并發癥,可能產后立即發生,也可能產后一天甚至數天出院之后才發生,會出現生命跡象不穩定,甚至休克及死亡。“產后大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經陰道生產的產婦出血超過500毫升,或經剖腹生產的產婦出血超過1000毫升。一般經陰道生產后的出血量普遍被低估,因為在胎盤剛娩出到子宮完全收縮瞬間,往往就可能失血數百毫升,而部份產婦在出血后并沒有任何不適,所以雖然依據其定義是超過500毫升屬于產后大出血,但實際上這些產婦并不是每位都被認定是產后異常。
1、“產后大出血”依其發生時間可分為以下兩種,其病因亦有所不同:
早發性(或稱立刻性):指生產后24小時內發生,多數由于子宮收縮不良或產道裂傷所致,在產后不久即能被發現及診斷。
晚發性:指發生在生產24小時后~6周內,其原因可能是因胎盤殘留或子宮復原不良所引起,癥狀發生及確立診斷時間較晚。
2、正確處理方法
嚴重的產后出血情況多發生在住院期間,除了保持生命跡象,還會視當時情況給予適當點滴、凝血因子或輸血,并依其發生原因來加以處置:
子宮無力者:可按摩子宮及給予靜脈收縮劑以刺激子宮收縮。
產道裂傷、陰道血腫、胎盤殘留、胎盤植入、子宮內翻、子宮破裂者:需要立即手術縫合止血、移除胎盤、子宮復位,甚至移除整個子宮。
子宮發炎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在家發生者:不要擅自服用成藥,更不要以為沒什么要緊、或想說拖到產后回診才問醫生,而是要馬上就醫查明原因。
如何預防產后并發癥?
對于有產后合并癥的產婦,如患有肝病、心臟病、腎炎等,應該到內科檢查;對于懷孕期間有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產婦,則需要檢查血和尿是否異常,檢查血壓是否仍在繼續升高;如有異常,應積極治療,以防轉為慢性高血壓。
1、高血壓的檢查
孕婦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醫師通常會為產后婦女檢查其血壓是否已恢復正常?整個水腫狀況是否已改善?一般情況下,產后婦女的血壓應在產后1個月內完全恢復,若尚未恢復的話,即表明可能有其他潛在問題,例如,可能有原發性高血壓,而這些都應持續治療和追蹤。
2、糖尿病的檢查
許多婦女在懷孕時,會產生“妊娠糖尿病”,所以,醫師在為產后婦女檢查時,也會特別追蹤其妊娠糖尿病是否已消失?若已消失,則會建議婦女持續控制體重;若尚未消失,則可能變為糖尿病。這時婦女需針對糖尿病做飲食控制或藥物控制,甚至還得注射胰島素,因為此類疾病屬慢性病,若不能控制得當,還有可能引發其他并發癥,甚至導致器官衰竭、破壞及細菌感染等,而這也是醫師在為產后婦女做懷孕并發癥追蹤時會特別留意的情況。
3、血液的檢查
由于婦女生產時,可能會發生大出血的狀況,因此必要時,醫師會為產婦進行修補手術并為其輸血。雖然所有提供輸血用的血液都經過嚴格的篩檢,但仍有未知的病原體可能無法被篩檢出來。因此,凡在生產中輸過血的婦女,最好都應在生產后3個月,到醫院做一次血液檢查,項目包括:乙型肺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檢查,以確定自己是否遭受感染,日后也較安心。
4、產后感染的追蹤
最后,就是關于產后感染的問題。婦女生產時,由于胎盤的直接剝離而在子宮內壁留下傷口;有時也會因陰道的裂傷(甚至裂到直腸部位)而造成直腸瘺管的產生。所以,婦女產后可能會在子宮內壁或陰道等多處留下傷口。當醫師在為產后婦女檢查其傷口是否已恢復完全或遭受感染時,也可為傷口做進一步的修補。
下一篇:性格內向的準爸爸最好別陪產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打造產后“性”福生活?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