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超過30%的女性在分娩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在日前舉辦的“2015中國·廣州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適宜技術推廣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盆底診治中心主任醫師劉娟指出,女性在分娩后可以通過非手術手段來改善盆底功能,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但由于缺乏基本認識,目前到醫院就診的女性往往病情已經較為嚴重。
為什么有些女性打個噴嚏就會弄濕褲子?
不僅僅是打噴嚏會弄濕褲子,大笑或者用力咳嗽、跳繩、下樓梯、抱孩子等這些增加腹壓的動作,都可能會導致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口漏出。這些都是典型的盆底功能受損癥狀,盆底肌力不夠所致。嚴重時會導致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疾病主要包括兩大類:盆腔器官脫垂和壓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患者常常自我感覺有塊狀腫物脫出陰道,長久站立和激烈活動后或腹壓增加時塊狀腫物增大,下墜感更明顯,并伴有排尿或排便困難。壓力性尿失禁是指當腹壓突然增加時,尿液不自主地溢出。其中,壓力性尿失禁很常見。據國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成年婦女的發病率為18.9%,而更年期(50-59歲)婦女患病率高達28%。
順產比剖腹產的女性更容易出現盆底功能障礙嗎?
從目前研究的數據看沒有差別。女性在妊娠的過程中,整個孕期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都指向盆底肌肉,子宮重量日益增加,盆底肌肉在持續受壓中變得逐漸松弛,分娩時又會隨著胎兒的娩出,盆底肌肉和韌帶組織被被動拉伸,導致損傷。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不可避免地對女性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只是在表現癥狀上有所不同。
天天運動對產后盆底功能出現障礙有預防作用嗎?
不一定,這要看運動鍛煉的是哪部分肌肉。比如舉重、跑步等運動會增加腹壓,反而會加重盆底負擔。特別是產后如果不注意適當選擇運動方式,甚至會對盆底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產后女性可以經常進行縮肛運動,基本體位為:平臥位,雙腿支起,先收縮20秒到30秒,然后放松5秒到10秒,連續做20分鐘左右。每天做2到3次,能夠有效鍛煉盆底肌肉,預防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只和女性生育有關嗎?
超過30%的女性在孕期或產后出現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一段時間后可能會緩解,如果沒有及時恢復,將來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幾率比一般人高出90%。特別是絕經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高發。除此之外,相關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年齡、肥胖、種族、遺傳、便秘、慢性咳嗽、咖啡因攝入等都是危險誘因。如經常便秘的人,在排便時用力會導致腹壓增高,損害盆底。因此,盡量避免這些誘因,才能避免和延緩盆底功能障礙的出現和加重。
解答專家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盆底診治中心主任醫師 劉娟
采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 黃瑩 通訊員 劉杰
下一篇:預防羊水早破的4個明智之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早產史的女性心臟病風險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