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腹部肌肉的變化
產后的媽媽除了欣喜小寶寶終于降生了以外,同時也開始擔心了起來,懷孕前后會造成的一些身材、皮膚問題,如身體變形、腹部肥胖等。媽媽懷孕的時候,為了滿足寶寶成長發育的需要,吃飯和補充營養是每天常做的事,這時過多的脂肪就會囤積在腹部,而產后缺少運動和營養過剩,就會造成腹部肥胖。從懷孕開始到嬰兒娩出,你的身體會發生一系列戲劇性的變化。一般女性分娩后體重會增加10~12千克,是正常的狀態;但有很多女性懷孕期沒做好飲食控制,分娩后體重卻增加了15~20千克,這樣很難瘦下來。在懷孕期間,腰圍大約增加了50厘米,因此產后你會感到腹部是如此地伸張與松弛。
要預防“大肚子”,防范重于治療。在懷孕階段避免體重急劇增加,配合適度運動及皮膚按摩,是維持肚皮彈性、避免妊娠紋及產后小腹突出的最好辦法。
以產后女性來說,腹部筋膜松弛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原因可大致分析如下:
皮膚老化松弛
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彈性逐漸下降,近七成以上的中年女性都有這方面的困擾。另外超重或肥胖的女性,經過快速減重后,也會因為皮膚的彈性沒有完全恢復,而出現小腹微凸的現象。
懷孕分娩
這是造成腹部筋膜松弛的主要原因。肚皮因懷孕、分娩而被撐大,所以凡生過小孩的媽媽,都會被肚皮松弛的問題所困擾,其松弛程度取決于分娩次數和懷孕期體重增加的程度。
肥胖
全身性肥胖,或者局部腹壁脂肪組織的堆積,都會造成小腹突出。產后腹部臃腫,體態不雅,給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令人煩惱和沮喪。這需要花一些時間去鍛煉,才能使腹部肌肉恢復原先的狀態與力量。
子宮的變化
經過漫漫的280天懷孕,媽媽的子宮從原來的50克一直增長到妊娠足月時的1 000克。分娩后當胎盤排出子宮外時,子宮會立刻收縮,子宮底的高度會隨著產后的天數而有改變。分娩后,子宮底高度降于臍平或臍下一指,產后第二天會稍高于臍,以后每日下降約一指寬度,約2周后子宮即下降至骨盆腔,從腹部無法摸到。一般來講,產后的子宮需要6~8周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在測量子宮底高度時,應先排空膀胱,以免影響子宮收縮。
自行按摩子宮及哺乳可以幫助子宮收縮,按摩子宮后,若發現子宮仍大而軟,有壓痛,是子宮復舊不全的癥狀之一,需立即請醫生診治。
產后,子宮底的位置應在腹部正中,但事實上懷孕時乙狀結腸將子宮底推到右邊,因此子宮底有時會偏右,子宮在產后可以自行清除黏附于子宮壁上的物質,經由陰道流出類似經期的血,和經血量差不多,有時量稍微多一點,稱為惡露。剛開始2~3天,量多色紅,漸漸的顏色會變淡紅色,量少,到第10天后為黃色或白色。產后4~6周,多數已干凈,若產后惡露量過多,有大血塊,有惡臭,惡露時期過長或并有發熱,腹痛時,須立刻找醫生診治。
小貼士:
產后的子宮為了恢復原來的大小,需要更有力的回縮,所以在產后一周內媽媽會感到產后宮縮的疼痛,這種宮縮會在媽媽給孩子哺乳 時更為明顯,但不會令人難以忍受。醫學專家認為,多與孩子肌膚接 觸及哺乳是促進子宮恢復的最佳刺激。
下一篇:女性臉部按摩九部曲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保養三要領可預防產后掉發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