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劉存東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精細化,肥胖人群不斷增多,再加之憋尿、生育等不良因素導致尿失禁患者逐年增多,尤其是在有過生育史的中老年女性中尤為突出。該病雖非致命疾病,但給人們的社會活動帶來諸多不便和尷尬,令患者無比煩惱和焦慮,難怪它又被稱為“社交癌”。
尿失禁給女性帶來尷尬無窮
今年56歲的陳女士是個家庭主婦,平時在家送寶貝孫女上學,然后買菜,做飯,操持瑣碎家務。近幾日,讓她感到尷尬的是,當她做家務或大笑的時候,經常有尿液流出,弄濕內褲,令其苦不堪言。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劉存東指出,尿失禁是女性常見疾病,其中50%為壓力性尿失禁,如此龐大的患病人群,對女性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態構成了嚴重的影響。
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常因為害羞,不愿立即就醫,而是待病情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或工作時才做出一個理性的決定,到醫院治療。壓力性尿失禁常發生在大笑時,很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高興的事情,也表現得異常淡定,導致冷場。有些家庭主婦常因為提重物,尿液流出,常常令其陷入尷尬的場面。長時間尿失禁除了給患者心理造成影響外,亦會影響身體健康,如局部皮膚濕疹、皮膚感染、尿騷味等。
兩招幫尿失禁患者自我診斷
如何診斷壓力性尿失禁?劉存東介紹,一是大笑、咳嗽、噴嚏或行走等各種程度腹壓增加時尿液漏出,停止加壓動作時尿流隨即終止;二是患者仰臥,雙腿屈曲外展,觀察尿道口,咳嗽或用力增加腹壓同時尿液漏出,腹壓消失后漏尿也同時消失。通過以上兩點,可以大致判斷是否有壓力性尿失禁。可結合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表簡表及尿流動力學檢查,進一步診斷壓力性尿失禁,并可對患者的病情輕重做出一個判斷。
患者可對照以下程度分類掌握自己的病情——
輕度:一般活動及夜間無尿失禁,腹壓增加時偶發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墊。
中度:腹壓增加及起立活動時,有頻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墊生活。
重度:起立活動或臥位體位變化時即有尿失禁,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動。
盆底肌訓練可改善輕度尿失禁
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呢?劉存東解釋,一些壓力性尿失禁程度較輕的患者,可通過盆底肌訓練、減肥及藥物治療使尿失禁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甚至治愈。推薦盆底肌訓練方法如下:持續收縮盆底肌(提肛運動)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復10~15次。每天訓練3~8次,持續8周以上或更長。
對于中重度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可采用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經典的手術治療(無張力尿道中段吊帶術),治療過程損傷小,治療后并發癥少、療效穩定,可很好地解決患者的尿失禁苦惱。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周其趙
下一篇:臍帶繞頸分娩中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二胎,血管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