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雞蛋還能吃嗎?女人多吃雞蛋小心斃命”,近日多家網站對雞蛋興師動眾的討伐緣于日本科學家進行的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該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的婦女,死亡率比每周只吃一兩個雞蛋的婦女要高出22%,每天吃兩個甚至以上數量雞蛋的婦女死亡率更高。營養專家指出,100克雞蛋中膽固醇含量是100克牛肉的8倍。而植物營養素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就能有效降低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的患病風險。專家建議,保持豁達愉快的心情,每天保證適當的運動和起碼6小時的睡眠,是預防包括癌癥在內疾病的最好方法。
近日,中國日報網食品中國頻道以“雞蛋還能吃嗎?女人多吃雞蛋小心斃命”這樣的標題將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實惠的食材——雞蛋推上了“營養法庭”的“審判臺”。而此前騰訊網女性頻道也以“最平民的營養食物——雞蛋,也開始跟女人鬧別扭了”為題做了類似報道。健康網發出的“女人天天吃雞蛋好嗎?”的質疑。
雞蛋并不是營養品,女性每天多吃雞蛋無益健康
其實,多家網站對雞蛋興師動眾的討伐緣于日本科學家進行的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該項研究表明,每天吃1個或以上數量雞蛋的婦女,與每周只吃一個或兩個雞蛋的婦女相比,死亡率要高一些。據中國日報網披露,日本學者選擇了9300名男女作為研究對象,這些人都曾在1980年接受過一次生活方式的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他們經常食用的食物。研究人員還對全部研究對象進行了血壓、膽固醇含量和其他健康指標的檢查,并在14年的時間里對這些人的死亡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的婦女,死亡率比每周只吃一兩個雞蛋的婦女要高出22%,每天吃兩個甚至以上數量雞蛋的婦女死亡率更高。
對于素來有“全營養食品”之稱的雞蛋,營養免疫學專家、曾獲“全美十大杰出青年”殊榮的陳昭妃博士在最近由首都圖書館舉辦的公益講座中也提出,“雞蛋并不是營養品”。在她看來,一個人每天所需的膽固醇約為300毫克,而僅僅一個雞蛋的膽固醇就高達約270毫克。100克雞蛋中膽固醇含量是100克牛肉的8倍。按照她的研究,早餐如果吃兩個雞蛋,兩個小時后,血流量明顯減慢,50歲以上的人會出現小手指頭發麻的現象。同樣道理,鴨蛋因為膽固醇的嚴重超標已被陳昭妃博士列入不能吃的食物的黑名單。
然而,中國營養學會2011年發布的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則明確指出,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
面對學術界不盡相同甚至針鋒相對的各種提法,我們大可不必盲目跟風,也犯不著陷入無可適從的境地。抱著兼聽則明的積極心態,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無疑是個明智之舉。單就雞蛋而言,如果食用的方式、數量合理,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程義勇認為,依然值得推薦。
即便是癌癥,改變生活習慣也是絕對可以預防的
陳昭妃博士說,2012年全球有700多萬人死于癌癥。對于來勢洶洶的癌細胞,這位免疫學專家格外淡定。她解釋說,每個人都具備各自的免疫力,每種疾病也都有相應的潛伏期。目前有記錄表明,艾滋病最長的潛伏期是10年;即便是癌癥,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得上的。“我必須要說的是,只要我們能夠改變生活的一些習慣、一些方式,癌癥絕對是可以預防的疾病。”陳昭妃博士說。總的來說,保持豁達愉快的心情,每天保證適當的運動和起碼6小時的睡眠,是預防包括癌癥在內疾病的最好方法。
因此,針對時下流行的體檢,陳昭妃博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沒事不要隨意拍片。”沒必要的檢查不但沒有“賺”,反倒“賠”了健康。美國醫學會近年的標準是,55歲以上的吸煙者才拍胸片。在美國,由醫療輻射導致的癌癥占1.5~2%。陳昭妃博士坦言,內地的同類數據應該比這個值更高。她列舉出一系列CT掃描給人帶來的輻射參考數據。比如,一次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CT檢查所受到的輻射,分別相當于人們兩年和三年中日常接受的各種輻射量的總和。一次動脈造影則相當于4年的量。而有些檢查本身并非100%準確。比如乳房檢查、子宮頸抹片,其錯誤率都是30%。
肺癌目前已經躍居成為死亡率最高的癌癥,鑒于目前很多并不吸煙的人罹患肺癌的現狀,陳昭妃博士提醒,研究發現,環境中具有放射性的氡和肺癌有直接的關聯。這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在空氣和土壤中都存在,而且入地越深,含量越高。因而,陳博士建議盡量不住地下室,溫泉也不適宜頻繁地長時間泡。在室內,氡往往“駐扎”于墻面、地面、管道的縫隙之間,盡量填平這些縫隙,有助于減少室內氡的含量。保證室內通風更是驅趕氡的最方便有效的辦法。此外,遠離二手煙,遠離汽車尾氣,避免使用可能含石棉的化妝品和爽身粉,改變烹飪習慣減少廚房油煙,都可以有效預防肺癌。
植物性營養素可提高人體免疫力,要注重攝入的完整性和多樣性
陳昭妃博士比喻說,免疫系統就像是保護人體的一支軍隊,一旦有病毒入侵,就會迅速作出反應,指揮各種免疫細胞攻擊病源,清掃體內垃圾。如果這支軍隊沒有戰斗力,或者說人體免疫系統受到破壞或喪失功能時,疾病與死亡才會降臨。而免疫系統的強弱又與營養是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的。
陳昭妃博士認為,現代社會,人們大都不缺乏蛋白質。我們目前吃太多的蛋白質和太多脂肪。比如,吃了一大塊蹄膀,身體馬上就會分泌出一種荷爾蒙,此時,人的抵抗能力馬上就會下降。從免疫學角度講,要預防癌癥,不是要吃很多的肉類,而是要吃很多的蔬菜和水果。
研究表明,動物性脂肪比較容易讓癌細胞成長。另外,動物性食品,含有動物性荷爾蒙,它比較容易導致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宮癌。而植物營養素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的植物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在肉類里是找不到的。
根據美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每天只要能夠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就能降低乳腺癌的比例到50%,腸胃癌癥比例降低75%,肺癌比例降低30%,肝癌比例降低60%。
陳昭妃博士特別強調植物性食物的完整性和多樣性。她說,有人說胡蘿卜素防癌,我們并沒有一個科學的證據顯示說吃胡蘿卜素能夠防癌,但我們有證據說,當你吃一根胡蘿卜,吃一個西紅柿的時候,里面的營養成分能夠幫助我們防癌,完整的植物性食物才是最好的。
一個荷爾蒙也好,一個致癌的東西也好,要想生成癌癥的過程需要有很多的“卡”,它才會變成一個癌細胞。如果我只吃了一個單一的植物營養素,比如單一的抗氧化劑或者單一的多糖,我能夠阻礙的只是其中的一個“卡”而已。但當我食用的是一個完整的食物時,我得到的不是單一的植物營養素,會得到各種各類的抗氧化劑。那么,癌癥有100個管道,我最起碼能阻礙掉99個,人得癌癥的比例相對就很低了。
另外,每一種植物,含有的植物營養素和多糖體可能都不一樣,所以種類要多,這意味著吃蔬菜水果的時候,要盡量多樣化。如豆類,紅豆綠豆黑豆都要選擇,黃豆對免疫系統是最好的。另外,玫瑰含有很高的抗氧化劑成分,玫瑰里的維生素C比檸檬高出50倍。還有菊花這一類花朵,都可以食用。
菇類里的多糖體能夠直接提高免疫功能。比如香菇、巴西蘑菇等多種菇類,沒有哪個單一的菇類是最好的,最好是有多種類的多糖體,每一種類的多糖體,效果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菜市場,不一定要最貴的,只要選用各種各類的菇類,效果就很好。
對于食用植物性食物會缺失蛋白質的擔憂,陳昭妃博士認為,大豆是最有價值的。其中的蛋白質比牛肉高出兩倍,比雞蛋高出4倍,比牛奶高出12倍。只要是植物,里面就有抗氧化劑。她的研究表明,大豆里的異黃素,是一種植物營養素,可以阻止小血管給癌細胞提供養分,起到防癌的功效。大豆還有植物性荷爾蒙,可以預防更年期的一些癥狀,還能預防骨質疏松癥,對心血管都有幫助。(本報記者 王馳)
下一篇:產后月經沒來需要避孕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前調整飲食可減少分娩痛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