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本周是“世界母乳喂養周”,母乳喂養對寶寶來說,好處毋庸置疑,“任何營養品都替代不了母乳。母乳是媽媽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當媽媽的不給孩子喂奶,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鄭大二附院產科主任醫師李小姝很鄭重地說。
然而,隨著都市中剖宮產、高齡產婦的增多,再加上生活節奏快,心理壓力大,環境污染等,很多人擔心因此造成母乳不夠,而周圍也確實有許多媽媽因為奶水不夠而放棄母乳喂養。怎樣做才能保證讓寶寶們吃上足夠的奶水呢?
只要有信心寶寶一定能吃飽
對于都市媽媽們是否存在母乳缺乏的情況,專家們表示了否定。他們一致認為,不存在母乳數量、質量下降的情況,包括高齡產婦和剖宮產,只要讓孩子多吮吸奶頭,刺激泌乳中樞,就不會出現下奶晚、下奶少的情況。
鄭大三附院產科主任醫師許雅娟認為,產后奶水基本上不存在少這一說法,有的產婦奶水少是由于泌乳中樞接受的刺激比較少,此外,產婦產后身體比較虛弱和喂養方法不當也會引起。有些媽媽認為剛開始奶少以后也會很少,為此很焦慮,這是沒必要的,初乳的量本身就比較少,在孩子出生三天后,隨著泌乳中樞的不斷刺激,奶水就會多起來。
但專家表示,心理負擔過重和錯誤的認識會對奶水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和輕松的心情。“只要媽媽們樹立信心,再加上醫生的一些指導方法,就可以很快地讓孩子吃到奶,并且一定會給孩子充足的母乳。”鄭大二附院產科主任醫師李小姝給媽媽們打了定心針。
產后早吸吮有利早下奶
李小姝告訴新媽媽們,生產后即使沒有奶水,也要讓孩子盡早吸吮乳頭,要做到早吸吮、勤吸吮,這樣才有利于較早地刺激母乳分泌中樞,較早地下奶。另外就是要不定時、不定量地讓孩子吸吮母乳。
許雅娟建議,在新生嬰兒出生3~4個小時后,便可以拿棉簽清洗乳頭,給孩子喂奶了。鄭大一附院臨產室護士長張連琴建議,在產后24小時內不管有沒有乳汁,都要讓孩子吮吸母親的乳頭8~10次。所謂初乳,就是產婦生產后第一個小時到7天內的乳汁。初乳相當于疫苗的作用,能大大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可以保證孩子在半歲之內不生病。由于初乳大部分是一種稀黃的液體,很多媽媽都擔心是奶水不好,其實,初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另外,新媽媽們要多喝咸湯水,比如排骨湯、雞湯、魚湯等,還要少餐多食,這樣有利于早下奶。一般來說,剖宮產的產婦未排氣之前,應給產婦喂一些不加糖的流食比如面湯之類,產后6小時就可以喝一些湯類,這樣有利于消化系統運轉,排氣快,也可以早下奶,順產的產婦在產后馬上就可以吃一些流食了。許雅娟認為,鯽魚湯和豬蹄湯對催奶效果較好。除食補外,還可以采用一些中成藥來催奶。
孩子出生后吃的第一口應是母乳
專家指出,只要喂養方法得當,奶水會越來越多。首先,每次吃奶都要孩子把兩側乳房吸空,這樣才會刺激神經中樞系統分泌乳汁,千萬不要怕不夠孩子下次吃,就讓他吃一側,這樣會導致神經中樞系統不分泌乳汁,從而導致奶水越來越少。“這就像兩鍋飯,只有都吃完了,才可以重新做,如果不吃完就一直是這么多。”李小姝形象地說。
其次,許雅娟告訴新媽媽們,新生兒對第一口吃進的東西記憶非常深刻,所以,最好讓孩子出生后吃到的第一口食物就是母乳。如果產婦產后下奶比較晚,或是孩子生下來體重過大,怕孩子餓,也可以適當給孩子先喂點水或是奶粉,但前提是要在喂之前先讓孩子吮吸母親的乳頭,防止等到母親下奶后孩子對乳頭不適應。
李小姝甚至建議,嬰兒在4~6個月內可以不喝水,但在夏季,如果給新生嬰兒穿得過厚或在冬季用暖氣時,要注意給孩子補水,不過不可以過多,補水過多會造成孩子的腎臟負擔。
受訪專家
鄭大二附院產科主任醫師李小姝鄭大三附院產科主任醫師許雅娟鄭大一附院臨產室護士長張連琴
下一篇:產后吃什么能下奶?營養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催乳絕招:按摩和食療營養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